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尤其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里有一定的专长,能让自己所任的学科和不同领域之间产生磨合,达到综合融通的效应。往往有时一支乐曲就能支撑起整个课堂。艺术作为人心灵最活跃,体验最丰富的状态下的创造物,反过来又以其丰富的精神营养滋润着我们的心灵,丰富着我们的课堂生活。它给人一种独特的愉悦和满足感。美学家们把这种独特的愉悦称为审美体验。听着天籁之音,感受宇宙生命的流动和跳跃以及对生活敏锐的感知力,对美的捕捉能力,美的旋律、美的色彩、美的精神便会充溢我们的生活。在审美体验中,有时还会有一种奇特的发现,文学与艺术之间突然有了联系和联通。
班得瑞、詹姆斯·拉斯特、沙拉·布莱曼、甲壳虫乐队,古典音乐、乡村音乐、摇滚音乐、民族音乐……语文老师的视野有多宽,对课程的理解就有多丰富。
4.“大视野”指合作中积淀的底蕴。
合作意味着思想的碰撞、激荡、完善、升华,意味着自己和他人共同的进步。小学老师要善于和同伴合作,和学生合作,和家长合作甚至和中学、大学老师合作,形成一个个的教育研究团队。会合作是当今社会公民的必备素质,从小培养会合作的学生,必然要有善于合作的小学教师。只有站在文化的大背景下,才能为儿童全面而具个性的发展提供最丰富最适合的课程资源,才能成就一个个“大教师”。
(四)蕴含“大智慧”
所谓“大智慧”就是站在活生生的教育实践的地带,破除路径依赖,寻找到不同凡响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
“教育即实验”“教师即研究者”。教育创新的土壤在哪里?在课堂里,在教师们自己的班级里,在活生生的教育生活的情境里,在探索研究的发现中,这是创新的源头活水,不需要另辟蹊径。美国“总统国家艺术奖”获得者雷夫老师,一直在霍伯特小学担任五年级的老师,面对高达九成的来自家庭贫困,且多出自非英语系移民家庭的学生,创造了轰动全美的教育奇迹。在全美标准化测试(AST)中,雷夫老师班里小学生的成绩高居前5%,他独创的阅读、数学、艺术等基础课程,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他依据“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培养学生的人格,使儿童的品质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雷夫老师用爱心与智慧创造了一个教育的奇迹,可以说是“大教师”的代表。“大教师”一定会深度卷入课程的研发,面向真实的个体,深入研究每一个学生,从道德发展、知识与能力提升、审美与身体发展,从课程设计到教学创新,在洋溢“泥土芬芳”的“田野行走”中捕捉信息。“大智慧”的生长需要扎根大地持之以恒的田野精神和精耕细作的功夫,就像雷夫老师那样,用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去创造自己教室的奇迹。
每一个老师的生活环境、智力背景、价值观念、教学技艺水平都不尽相同,所面对的学生同样千差万别,当我们面对扑面而来的各种教学模式的引导,面对各种风格教学展示的诱惑,我们兴奋一阵后,却迷茫了,我们渴望拥有这样“神奇”的模式带来的教学效益,渴望拥有名师课堂上的潇洒自如,智慧灵动,却往往成就不了那样的自我,永远只能在后面观望而不能成为“他们”。这种渴望带给许多老师一种烦恼乃至一种痛苦。对自己教学能力的怀疑,对自己教学信心的丧失乃至放弃。我们必须追问:如何成为我自己?
教师首先要认识自己,进而规划自己,实现自己,超越自己。我们需要开放自己的心灵来吸纳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将成为引爆我们自己教育思想的“火药”。我们应该拥有批判精神,不再死守自己的教学观点,它将引领我们抛弃旧观念,腾挪出心灵空间。我们拥有对各种潜能的挖掘和利用的能力,包括自身的知识素养、内在修养,环境手段的有效利用,用自己的“联合能力”“将自己、所教学科和学生编织成复杂的联系网,以便学生能够学会去编织一个他们自己的世界。”
站在活生生的教育实践的地带,语文教师要成为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成为学科教学行为的研究者、成为学科情境智慧的创生者、成为学科知识体系的探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