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旅游资源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旅游资源学 > 陵墓旅游资源特点和历史演变

陵墓旅游资源特点和历史演变

时间:2010-01-29 01:48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一节 陵墓旅游资源特点和历史演变

一、陵墓旅游资源特点

陵墓旅游资源,以帝王和名人陵墓为代表,有下列特点:

(一)雄伟的建筑

帝王陵墓有两层建筑,即地下宫殿墓区,地上宫殿祭祀区。尤其明、清时代,三大帝王陵墓群(明北京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的豪华程度仅次于紫禁城中的宫殿。

(二)珍贵文物

帝王陵墓的地下随葬品中有金银器、漆器、玉器、古玩、陶瓷、雕塑、丝织、绘画、文献古籍,以及食品、药品、种子、兵器、乐器等,应有尽有,品种之多,数量之大,价值之高达到惊人程度。例如《穆天子传》、《战国策》、《孙子竹简》、秦兵马俑、汉俑、汉画像石、战国编钟编磬、吴王鱼肠剑、秦铬合金剑、镞等的出土,都轰动世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解决了许多历史上多年有争议的问题。

(三)优美的自然环境

在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八卦的思想影响下,2000多年前就有了“风水”学说。帝王为使江山永固、万世流传和自己在地下永享人间帝王生活,因而墓地都选生态环境好的“龙脉”之地,再加之又是“皇陵禁地”,因而保持着幽美的自然环境。

(四)名人的魅力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大批有作为的帝王、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爱国将领,以及受人爱戴的人物等等。他们的陵墓是其伟大一生事业和事迹的载体,人们怀念他们、祭祀他们,并用他们的事迹教育后代,向海内外朋友宣扬古老伟大的民族文化。像黄帝、炎帝、尧、舜、禹、孔子、屈原、李白、诸葛亮、岳飞、林则徐、孙中山等人的陵墓,都是旅游者向往的景点。

二、陵墓的结构和历史演变

墓葬社会现象是在灵魂观念的基础上出现的。从考古发现来看,在18000年前,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在死者身上撒布着赤铁矿粉粒,随葬品有燧石、石器、石珠和穿孔的饰品。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层男女合葬墓和家族合葬墓中,男随葬品有农具,女随葬品有纺轮等,都说明人们认为人虽死,但灵魂未死,他们到另一个世界团聚、生产、生活,并保佑活着的人生活顺利。到奴隶社会,坟墓形式出现了,基本由陵、墓和建筑组成。三千年来,陵墓经历了发展、完善的过程。

(一)封土

封土建坟,起源于商末周初,到春秋战国时越来越高,形状好似山丘,因此有“坟丘”之说。如齐四王冢犹如一列整齐小山,自西而东分别是威王墓(高30m)、宣王墓(高34m)泯王墓(高22m)和襄王墓(高23m)。根据封土形式和发展变化可分为三种:

1.方上

是早期墓上封土坟头的一种形式。它在墓坑上用土层夯筑,形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因其上部为一小方形平顶,如锥体截去掉顶部,故名曰“方上”。秦始皇陵、汉代帝王都是这种类型的坟头。

2.以山为陵

就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坟头,既能体现帝王的浩大气魄,又可防盗。唐代帝王陵分布在西安北山的14个山头上,尤其是海拔1188m的嵕山的李世民昭陵和海拔1048m的梁山的李治、武则天的乾陵最为雄伟,连秦始皇的封土坟头也难相比。

3.宝城宝顶

明、清的帝王陵墓改变方上形式,发展为宝城、宝顶形式。在地宫之上砌筑高大的砖城,在砖城内填土,高出城墙成圆顶状,称此为宝城宝顶。宝城前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方形明楼,楼内树立皇帝或皇后等谥号碑,也是陵名的标志。这种由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结构上较以前复杂多了,艺术性加强了,也增添了庄严肃穆的气氛。
  本文标题:陵墓旅游资源特点和历史演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iyuan/646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iyuan/6467.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陵墓旅游资源特点和历史演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陵墓旅游资源特点和历史演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