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湖泊
湖泊,是大陆上较为封闭的集水洼地。世界各地都有湖泊分布,其总面积占全球大陆面积的 1.8%左右。我国也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面积在1km2以上的有2300余个。分布以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最为密集。
湖泊与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有它的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由入源河流携带的泥沙不断堆积,湖泊就日益变浅;湖岸植物的生长繁盛,残体堆积,也导致湖泊面积的逐步缩小。当湖泊面积缩小,植物长满了原来的湖泊时,湖泊已转化成了沼泽。例如过去号称“八百里洞庭”的我国洞庭湖,1825年时的面积约6000km。它每年接纳河流带入的泥沙大约为1.55亿m,而由2 3湖水带出的泥沙仅占带入量的16%,这意味着84%的泥沙沉积于湖底。年复一年,目前洞庭湖的面积据1978年6月4日美国陆地卫星实拍的卫片量算,仅2180km。若不采取措施,数十年后,洞庭湖会在地图上消失。2
湖泊具有灌溉、航运、养殖、旅游、调节河川径流、调节湖滨地区气候等功能,是一项宝贵的自然资源,是水体旅游资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湖泊类型
湖泊分类方法众多,如按湖泊水源的补给条件分类;按湖泊的排泄条件分类;按湖水的含盐度分类;按湖水的营养物质分类等。这里采用的是按湖盆的成因分类。
(一)构造湖
湖盆是由地壳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凹陷而形成,包括断裂、地堑、构造盆地等。这类湖泊的特点是:湖岸平直、岸坡陡峻、湖形狭长,深度较大。例如,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由地层断裂坍陷而成。它南北狭长,最长处达636km,东西平均宽度仅48km。最深处可达1620m,平均深730m左右,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蓄积着占全世界20%的淡水资源。我国云南的洱海、滇池都属于构造湖。
(二)火口湖
当火山喷发停止,火山通道被阻塞,火山口成为封闭的洼地,水体充填成湖,称火口湖。其特点是湖泊外形近圆形或马蹄形,深度也较大。位于吉林省长白山主峰白头山顶的天池,是一火口湖。在地质史上,长白山是一个火山活动剧烈已有多次喷发的地区。公元1702年4月的一次喷发,形成了天池的湖盆,所以天池自形成至今还不到300年的历史。它呈椭圆形,南北长约5km,东西宽3.4km。平均水深204m,最深达373m,是我国最深的湖泊。湖水黛碧,景色十分秀丽。
(三)堰塞湖
由外来物质急剧堆积阻塞河流而形成的湖泊,称堰塞湖。例如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在距今1万多年前的更新世中晚期,该地区发生火山活动,喷溢出的大量玄武熔岩,把牡丹江拦截,形成了镜泊湖。湖狭长,南北长 45km,东西最宽处仅6km,是我国最大的火山堰塞湖。黑龙江的五大连池,也是16世纪初火山喷发的玄武岩流,堵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串珠般的湖泊而得名。
(四)河迹湖
由于河流的变迁,蛇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遗留下来的旧河道,形成湖泊,称河迹湖。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或牛轭形,水深较小。例如湖北江汉平原地区,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这些湖泊是由长江、汉水带来的泥沙进入古云梦泽堆积形成。位于江汉平原最南部的洪湖,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素有“千里洪湖”之称。又如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大湖,面积达220km。它是黄河故道残留的河迹湖。2
(五)海迹湖
由于沿岸沙嘴、沙洲等的不断向外伸展,最后封闭海湾,形成湖泊,称海迹湖。例如杭州西湖,这里原是和钱塘江相通的一个浅海湾,宝石山和吴山是当年这个海湾南北两侧的两个岬角。长江、钱塘江携带来的泥沙,受两岬角之阻,在海湾口两侧产生堆积,形成了两个沙嘴。由于沙嘴的不断扩张延伸,最终两侧沙嘴相连,隔断了海湾,形成了湖泊。开始时,随着海潮的出没,西湖仍然经常处于汪洋之中。直到汉朝后期,西湖才完全与海潮隔绝。经过长年累月周边山地来的溪泉的补给和冲洗,湖水被逐步淡化,成为淡水湖泊。西湖已几经治理疏竣,现有面积约5.6k2m,早期西湖的面积比现在大得多。
(六)风蚀湖
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风蚀作用所形成的洼地积水形成的湖泊,称风蚀湖。风蚀湖的面积大小不一,且湖水较浅。湖水可由河流注入,也可由地下水补给。例如内蒙古西部的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两个湖泊,过去合在一起,称居延海。是强烈的风蚀作用,把阿拉善高原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之间的构造凹地剥蚀加深,后由于额济纳河水注入而成居延海。随着入湖水量的减少和大量泥沙的淤积,居延海逐渐萎缩成嘎顺诺尔和苏古诺尔两个相隔的湖泊。
(七)冰蚀湖
是由冰川的刨蚀作用或冰碛作用形成的洼地,后来气候转暖,洼地积水形成冰蚀湖。北欧许多湖泊均属此类型。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的哈纳斯湖,是一个著名的冰蚀湖。湖的周边地区至今还留下了各种冰蚀地形和终碛垅。
本文标题:水体类旅游资源-湖泊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iyuan/64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iyuan/6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