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旅游资源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旅游资源学 > 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民俗

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民俗

时间:2010-01-29 01:48 来源:地理教师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十二章 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

社会风情,指民间性的社会文化活动现象,以及旅游消费中饮食文化和购物旅游商品。

第一节 民俗

一、民俗的特点

民俗,即民间风俗,它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家庭、村落、社会结构、民间职业、岁时、婚丧嫁娶、宗教信仰、各种禁忌、道德礼仪、口头文学、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它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的作用下,形成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其主要特点:

第一、民俗的社会性。民俗事象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喜好。它是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和约定的风俗习惯,并靠群体流传下来。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只有同社会习俗相结合,才会得到社会承认,融于社会的民俗中。例如蒙古族是古老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地域辽阔,部落相距很远,有一种族外抢婚风俗,一旦成功,喜庆之情是可以理解的。因而“婚礼歌”就贯穿婚礼整个过程。至今抢亲婚俗没了,但婚礼歌仍保存下来。

第二、民俗的稳定性。民俗一旦形成,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并成为约束行为的标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一定模式。之后,就按这一模式代代相传。如《蒙古族婚礼歌》由祝词家宝音达来演唱,包括劝嫁歌、迎亲歌、献奶歌、献花歌、赴宴歌、送亲歌、婚仪歌等。

第三、民俗的传播性。民俗是以一种传统方式出现的,是大规模的时空连续载体。在时间上,他们要把祖先遗留下来的东西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在口头和行为的流传中能有一些变化,但稳定的核心和“母题”部分被保留下来,例如,过春节的习俗延续了几千年,每一个时代可能都有变化,但除夕通宵的庆祝活动、北方的吃饺子,喜庆拜年活动等一直保存下来。

民俗的传播性,还表现在空间的地域性。例如西北“花儿”习俗,即为回、汉、东乡、撒拉、土、裕固族等共同的“花儿”民歌演唱会,形成西北地区“花儿”文化圈。

二、民俗与旅游

民俗,是以民众生产生活的活动为旅游资源客体,同旅游者更贴近,尤其古老民族,历史久远,特色突出,更易进到旅游范畴,成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受到当今旅游者的青睐。

第一、民俗是活跃的旅游资源,以她的独特形式出现在今天的旅游舞台上,成为与山水、文物古迹并驾齐驱的重要旅游产品角色。我国56个民族,以历史悠久、文化淀积深厚,风俗独特著称于世。像苗族的古歌、藏族的“格萨尔”、维吾尔族的“阿凡提”、蒙古族的“江格尔”和彝族的“阿诗玛”等传奇人物,既是本民族英雄人物的杰出代表,又是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灿烂光彩。
  本文标题: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民俗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iyuan/645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iyuan/645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民俗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社会风情类旅游资源-民俗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