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胚珠的发育和胚囊的形成
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除了了解花药和花粉的形成和发育外,还需要了解胚珠和胚囊的形成和发育过程。胚珠是由心皮内表面沿腹缝处形成的突起发展演变而成的,在结构上,一个成熟的胚珠是由珠心、珠被、珠孔(micropyle)、珠柄和合点(chalaza)等几部分组成。在性质上,心皮相当于大孢子叶,胚珠相当于产生大孢子的大孢子囊,就如雄蕊的花药是产生小孢子(花粉粒)的小孢子囊一样。成熟胚珠的珠心内,将产生一个单相核的胚囊细胞,也就是大孢子,以后经过细胞分裂,形成8核、7细胞结构的成熟胚囊(一般情况)。卵细胞就在胚囊里产生。
一、胚珠的发育
胚珠是在心皮内侧沿腹缝处的胎座上发展起来的,最初产生的一团突起是胚珠的珠心,这是胚珠中最重要的部分,以后的胚囊就是由这部分的细胞发育出来的。由于珠心基部外围的细胞加速分裂,新细胞逐步在珠心周围向上扩展,终于将珠心围在中央,仅在顶端留下一个小孔可以通向珠心。包在珠心周围的细胞层发展为珠被,顶端的小孔称为珠孔。有些植物的胚珠、珠被只有一层(图4-42),如胡桃、向日葵、银莲花属等,但较多植物的胚珠,珠心周围有两层珠被包围,内层为内珠被(inner integument),外层为外珠被(outer integument),外珠被的形成是在内珠被形成之后,按同样方式由胚珠基部发展而成的(图4-43),如小麦、水稻、油菜、棉、百合等。胚珠基部的一部分细胞发展成为柄状结构,与心皮直接相连,称珠柄。胚珠基部与珠孔相对的部位,珠被、珠心和珠柄相愈合的部分称合点。心皮的维管束分支由珠柄进入胚珠,最后到达合点。
胚珠在生长时,珠柄和其他各部分的生长速度,并不是一样均匀的,因此,胚珠在珠柄上的着生方位,也就有着不同的类型。一种是胚珠各部分能平均生长,胚珠正直地着生在珠柄上,因而珠柄、珠心和珠孔的位置列于同一直线上,珠孔在珠柄相对的一端,这类胚珠,称为直生胚珠(orthotropous ovule),如大黄、酸膜、荞麦等的胚珠(图4-44,A);另一种类型,也是最为习见的类型,是倒生胚珠(anatropous ovule),这类胚珠的珠柄细长,整个胚珠作180°扭转,呈倒悬状。珠心并不弯曲,珠孔的位置在珠柄基部一侧,靠近珠柄的外珠被常与珠柄贴合,形成一条向外突出的隆起,称为珠脊(raphe)(图 4-44,C),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胚珠属于这一类型。直生胚珠和倒生胚珠可认为是两种基本类型,二者之间尚有一些过渡的型式,如有的胚珠在形成时胚珠的一侧增长较快,使胚珠在珠柄上成90°的扭曲,胚珠和珠柄的地位成为直角,珠孔偏向一侧(图4-44,B)。这类胚珠称为横生胚珠(amphitropousovule)。也有胚珠下部保持直立,而上部扭转,使胚珠上半部弯曲,珠孔朝下,向着基部,但珠柄并不弯曲,称弯生胚珠(campylot-ropousovule)(图4-44,D),如云苔、苋、豌豆、蚕豆和禾本科植物的胚珠。如果珠柄特别长,并且卷曲,包住胚珠,这样的胚珠称为拳卷胚珠(circinotropousovule)(图4-44,E),如仙人掌属、漆树等。
- 上一篇:第一章 藻类植物(Algae)
- 下一篇: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