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犹太教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神教。过去的部族神雅赫威(Yahven)演化为独一神,成为创世主和万物之主。基于严奉一神的教义,《圣经》诸卷书都相继编纂成书,把以往雅赫威以外的神在早期诸卷书中的痕迹全部清除。“祭司法典”亦于此时编成,使仪式的统一有所遵循。原认为犹太人是雅赫威的特选子民的观念,经俘囚后更加强烈,他们不与外族通婚,不与外族人交往。
罗马帝国侵入巴勒斯坦后,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受到残酷压迫,在公元前135—53年间,举行过三次起义,但遭到失败,很多人被驱赶流落他乡。
沿地中海北面迁移的犹太人散居于欧洲各地,受到歧视,居住城市的隔离地区,在就业方面亦受到限制,多从事小商贩与高利贷。十一、十二世纪十字军东征时,在西欧受到迫害更甚而流向东欧。直到法国大革命受民主与人权思想的影响,犹太人在欧洲的处境得到改善。19世纪时,又受到沙皇迫害而大批迁往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遭到希特勒的屠杀政策的残害,使欧洲原有上千万的犹太人丧亡了1/2。
沿地中海南岸迁移的犹太人,经北非进入西班牙。在阿拉伯人统治时地位较好。15世纪时,阿拉伯人退出后,大多数犹太人被驱赶到北非、西亚从事农业。迁移到印度孟买地区的犹太人,有一部分于北宋时进入中国,定居河南开封等地。
由于地中海南北两支犹太人的情况不同而有差别。北非、近东的犹太人,称塞法尔德人,他们皮肤黑,眼晴褐色,像阿拉伯人,文化水平低,多从事体力劳动,对宗教信仰虔诚。阿希肯那兹人指居住于欧洲的犹太人,文化水平高,多属于社会上层,宗教信仰不很强烈。
犹太人虽然分散于世界各地,但是宗教却是其民族存在与联系的核心,因而保留下其民族特性。
犹太教的教义特征是信奉雅赫威为唯一的真神。认为犹太人是雅赫威的特选子民。其经典《圣经》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分,基督教继承的称为《旧约圣经》(“约”,据犹太教宣称是神与人订立的“契约”)。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及主持宗教仪式者称拉比,意为“老师”。其宗教活动中心称会堂。按教规,星期六为“安息日”。该日不工作,不举火煮饭,专门敬拜上帝。在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如水中无鳞无翅动物不可吃,地上爬的不吃,动物中只吃既分蹄又倒嚼的种类。
全世界信犹太教者有1500万人。美洲主要在美国,有600万人,亚洲主要在以色列,有300万人。欧洲有400万人,前苏联约占其中的一半。
3.道教。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形成于东汉中叶。它渊源于古代的巫术,秦汉时代的神仙思想和神仙方术,流行的谶纬思想,以及尊崇黄帝和老子为神明的黄老道。东汉顺帝(125—144)时。张陵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经典,并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作道书,于四川创立道教,自称天师。因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称五斗米道。东汉灵帝(167—189)时,张角创太平道,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在黄河流域影响很大。东汉末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都因参加黄巾起义受到镇压。
南北朝时,道教一方面对神仙方术的修炼成仙方法进行总结,形成一套理论体系,另一方面与儒家理论纲常结合,依据宗法思想与制度,以及佛教思想、仪式形成其斋戒仪范,使道教的理论、内容与仪式逐步定型,为其发展打下基础。
隋唐到明代中期,是道教兴盛发展时期。唐代以老子为其祖先,尊号为“太上玄元皇帝”,并命各州建观一所,还设立道举制度。在宋与元皆受上层的支持而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明代统治者对道教十分重视,有的道士还担任政府官职,参与朝政。明代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而走向衰落。
道教与佛教相比,其特征是:道教认为万物始于元气,元气与阴阳中和之气造天地,再与五行相合,造成万物;道教宣扬,通过修炼、行善,达到成仙,白日升天;不承认生死轮回和来生,除少数人可得道成仙外,一般人难免一死。
本文标题:几种主要宗教的基本情况(8)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wendao/75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wendao/7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