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水文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水文学 > 降水(5)

降水(5)

时间:2010-01-29 03:1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二)可能最大降水估算方法简介

  迄今为止,由于人们对于暴雨形成的物理机制了解得还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并受到气象资料的限制,难以精确的计算出这个可能降水量的上限值。一般均采用半经验半理论的水文与气象相结合的模型计算PMP。

  当地暴雨放大法就是目前应用较多一种计算PMP的方法。本法的基本原理是,决定暴雨的因素可归结为空中水汽含量(即理论上的可能降水量w),以及降水效率η。降水效率η则决定于气流的辐合与垂直运动的特性与强度。通常可以雨湿比p/w作为效率的指标,即实际降水占可降水的比值愈大,降水效率就愈高。当各种因子处于最优组合的条件下,p/w值最大,效率最高,其相应的暴雨称为高效暴雨。

  有人综合我国130多场大暴雨的可降水量w,与相应的24小时雨量p24之间的关系,其外包线显示出在高效暴雨条件下的p24与w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根据这一线性关系可建立可能最大暴雨量pm的计算公式:

  

  式中,p为选定的高效暴雨量;wm、w分别为当地可能最大暴雨的可降水量和当地典型的可降水量。

  其中,p和w值可在当地实测的暴雨资料中选取;Wm值可用当地各主要等压面多年实测露点极大值换算成比湿,然后垂直积分,即可求出200百帕以下气柱内的水汽总含量,并以此作为可降水量的近似物理上限值。我国已绘制出此物理上限分布图。例如,北京为84.5毫米,武汉为89.3毫米,广州为88.0毫米,乌鲁木齐为45.5毫米。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暴雨移置法,暴雨组合法等。但迄今为止,由于“可能最大降水”基本理论尚待进一步完善,加之受到测试条件,实测资料不足等影响,故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本文标题:降水(5)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uiwen/1008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uiwen/1008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降水(5)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降水(5)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