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水文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水文学 > 降水(3)

降水(3)

时间:2010-01-29 03:12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站的权重系数。

  

  

  式中,j为区域内的格点序号;N为区域内的格点总数。

 

  三、影响降水的因素

  降水是受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下垫面条件等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但地理位置、大气环流等的影响,已在水汽输送一节中得到阐述。这里主要介绍地形、森林、水体等下垫面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一)地形条件影响

  地形主要是通过气流的屏障作用与抬升作用对降水的强度与时空分布发生影响的。这在我国表现得十分强烈。许多丘陵山区的迎风坡。常成为降水日数多、降水量大的地区,而背向的一侧则成为雨影区。1963年8月海河流域邢台地区的特大暴雨,其雨区就是沿着太行山东麓迎风侧南北向延伸,呈带状分布,轴向与太行山走向一致,即是典型实例。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程度决定于地面坡向、气流方向以及地表高程的变化。表2-10揭示了我国代表性山地降雨随高程变化的递增率。位于台湾岛的中央山脉,因受湿热气流的影响最强,所以递减率最大,达105毫米/100米;而位于内陆的甘肃省祁连山,由于当地水汽含量少,降水的年递增率仅7.5毫米/100米。

  但是,这种地形的抬升增雨并非是无限制的,当气流被抬升到一定高度后,雨量达最大值。此后雨量就不再随地表高程的增加而继续增大,甚至反而减少。峨眉山、黄山的降水就呈此规律,在最大降水量出现高度之下,降水随高程增加而递增,超过此高程,降水反而减少。日本山地降水量随高程变化的规律,其中B点的降水量最大,位于山顶的C点降水就小于B点,而与山脚A点的降水大致相当。

  对此,柏塞尔曾根据瑞士的资料得出:在最大降水量出现的高度以下,降水量与高程之间的经验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Ph=P0 1.414h 382tanα (2-58)

  式中,Ph为相对于高度h的降水量;P0为山麓处的降水量;α为山坡的平均坡度。

  (二)森林对降水的影响

  森林对降水的影响极为复杂,至今还存在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法国学者F.哥里任斯基根据对美国东北部大流域的研究得出结论,大流域上森林覆盖率增加10%,年降水量将增加3%。根据前苏联学者在林区与无林地区的对比观测,森林不仅能保持水土,而且直接增大降水量,例如,在马里波尔平原林区上空所凝聚的水平降水,平均可达年降水量的13%。我国吉林省松江林业局通过对森林区、疏林区及无林区的对比观测,森林区的年降水量分别比疏林区和无林区高出约50毫米和83毫米(表2-11)。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森林对降水的影响不大。例如K.汤普林认为,森林不会影响大尺度的气候,只能通过森林中的树高和林冠对气流的摩阻作用,起到微尺度的气候影响,它最多可使降水增加1—3%; H.L.彭曼收集亚、非、欧和北美洲地区14处森林多年实验资料,经分析也认为森林没有明显的增加降水的作用。

  第三种观点认为,森林不仅不能增加降水,还可能减少降水。例如,我国著名的气象学者赵九章认为,森林能抑制林区日间地面温度升高,削弱对流,从而可能使降水量减少。另据实际观测,茂密的森林全年截留的水量,可占当地降水量的10—20%,这些截留水,主要供雨后的蒸发。例如,美国西部俄勒冈地区生长美国松的地区,林冠截留的水量可达年降水量的24%。这些截留水,从流域水循环、水平衡的角度来看,是水量损失,应从降水总量中扣除。
  本文标题:降水(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uiwen/1008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uiwen/1008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降水(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降水(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水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