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塞古以北的地方非常干旱。后来有一条大蛇,从西南边爬过来,把头伸向塞古北方。它呼风唤雨,浇灌着大地。于是人们来到这里,在那耕耘、插种,创造着财富。可是,一天大蛇得罪了国王,愤怒的国王把蛇头砍伤了,蛇向东北方向逃去。从此,塞古以北地区,又干旱了,荒芜了。这个神话反映了尼日尔河中游河道变迁的情况。
由于地壳的变化,在塞古以北 40公里的马卡拉附近,形成了大约100万公顷的内陆三角洲,由于常年干旱,逐渐干涸荒芜了,因此被称为“死三角洲”。尼日尔河从马卡拉向东北,经过马里中部的重镇莫普蒂,到北方直达古城廷巴克图附近,在尼日尔河河套两岸360万公顷的广大地区,河流纵横,大小湖泊星罗棋布,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是马里主要农牧区,被称为“活三角”。每年雨季,河水泛滥,三角洲地区成了天然蓄水库,数百公里之遥全成一片汪洋。每年旱季水退之后,青草繁生,是优良牧场。每年河水泛滥之前,三角洲的几百万只牛群要渡河北上,水退之后又渡河南下,那万牛齐鸣结队渡河的景象,实为壮观。
尼日尔河自尼亚美以下,在流经尼日尔与贝宁交界处之后进入尼日利亚,这一段为下游。它汇入了最大之流贝努埃河。它全长1000多公里,除干季外均可通航。贝努埃河中下游地区是尼日利亚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又是传统的产盐地。
尼日尔河在奥尼查以南,就进入了尼日尔河三角洲。三角洲和附近的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石油,使尼日利亚成为非洲产油最多的国家,而且,也是世界主要出口石油的国家。
尼日尔河两岸,很早以前就是可可、咖啡、香蕉、花生等农作物的盛产区,加上河中多鱼产,素有“西非鱼米之乡”的称号。
尼日尔河从容不迫地流过西非的心脏地区,为西非人民哺育了中世纪马里、贝宁等黑人王国,创造了灿烂丰富的古代文化和物质文明,像一位无私的母亲一样为两岸的千百万人民提供了生活的资源,被西非人民誉为“伟大的母亲河流”。
本文标题:西非的母亲河--尼日尔河(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shui/13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shui/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