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亚“胶锡地带”地理透视
橡胶——马来亚国民经济的支柱 马来亚的商品性农业是19世纪初才开始小规模发展的,所种植的农作物有胡椒、丁香、肉豆蔻、棕儿茶、木薯、甘蔗等。由于土壤贫瘠,劳动力缺乏,难以同其他产地竞争,都未能得到持久的发展。1869年锡兰(现斯里兰卡)的咖啡种植业受到病虫害的毁灭性打击,许多业主纷纷移居马来亚,使马来亚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咖啡生产国。咖啡在马来亚起了开路先锋的作用。为了种植咖啡,吸引了外来的资本和劳动力,人们清除了热带丛林,开辟道路,兴修水利,总之一句话就是改善了马来亚的社会经济环境,为真正的主角——橡胶的登场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进入20世纪,由于巴西咖啡生产严重过剩,造成咖啡价格暴跌,马来亚的咖啡种植业就此一蹶不振,国民经济的重心遂迅速转向橡胶。
现在广泛种植的三叶橡胶原产于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大约在1830年前后,人工采集的巴西橡胶产品就开始供应世界市场,主要用于制作雨衣、胶鞋等,需求量并不大。1877年10月,来自锡兰的第一批巴西三叶橡胶树苗引进了马来亚,经试种很适合当地贫瘠的红壤及湿热的气候。1888年英国的邓禄普发明了充气轮胎,与此同时,汽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再加上电力工业对绝缘材料的需要,这一切都促成了橡胶时代的来临。随着世界市场上对橡胶需求量的激增(1902年为5万吨,1919年为31万吨,1936年为105万吨),其价格也大幅度上涨,1902~1910年间增幅将近3倍。在此背景下,橡胶种植在马来亚得到飞速发展,1912年其产量即跃居世界首位,至20年代种植面积已达到80万公顷。
1910年前后因胶价飞腾,刺激了种植面积的大发展,当这一大批橡胶树进入割胶期后,正好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萧条期,胶价因此连续暴跌,英国殖民当局为维护胶价采取了限制出口量的行政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一措施也刺激了东南亚其他国家橡胶种植业的发展;此外,从30年代起,合成橡胶开始了工业化生产。所有这些都减弱了马来亚在世界橡胶生产中的地位,它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比重曾由1913年的29%上升到1922和1929年的53%,而1940年仅为39%,若计入合成橡胶,比重还要更低。
1941年日寇野蛮入侵马来亚,给橡胶业造成惨重损失,产量锐降,最低的1945年仅相当于1941年的1/68。由于这一打击,马来亚的橡胶产量被印度尼西亚超过了,直到1958年以后,才重新恢复了世界第一的地位。
综观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马来亚橡胶业发展的全过程,可以看到其历史不长,速度很快,但曲折也不小。在短短时间内橡胶即成为全国的经济命脉,形成了典型的单一橡胶经济。在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中,以及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橡胶均独占60%左右,在种植业产值中占50%,包括种植、加工、运输、服务等部门在内,全国直接间接依赖橡胶谋生的人几乎占到总人口的一半,表现出浓厚的畸形色采。
1957年马来亚独立后,为改造殖民地经济,采取了一些比较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其要点是:(1)改革国民经济结构,在大力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加强农业基础,保证出口创汇。(2)在不削弱橡胶传统优势的同时,努力发展粮食和其他经济作物,以实现农业结构的多样化。(3)在继续发展大种植园的同时,更多地扶植小农户。
就橡胶而言,从60年代到80年代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种植面积增长不多,而单产和总产量则有了大幅度提高。1957~1988年间,马来亚橡胶种植面积中仅增加1/4,单产却增加1倍,总产量增长了1.5倍。这30年中,马来亚作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橡胶生产始终在世界上保持着显著领先的地位,在世界总产量中一般均要占40%左右,在天然橡胶总贸易量中占到50%左右,而且具有高产优质的显著特点,其单产比斯里兰卡高1/4,比泰国高2/3,比印度尼西亚更高出1.5倍。
然而,由于马来亚工矿业和林业的大发展,以及农业的多样化,在这30年中,橡胶尽管取得了明显的增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却显著降低了。80年代后半期它在全国农作物总种植面积占1/2,在种植业总产值中占1/3,均比过去明显降低;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下降幅度更大,1980年尚为16.4%,1986年仅为8.6%,显著低于制成品、石油和木材,只不过与棕油相当;在全国总人口中,直接间接依赖橡胶业为生的现只占大约1/4。所有这些都说明殖民地时代遗留下来的单一橡胶经济已经得到了扭转,而橡胶生产的传统优势则得到了保持和发扬。如果说马来西亚的经济已实现了初步“起飞”的话,那么毫无疑义,橡胶就是它的第一级助推火箭。
按土地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可将马来亚的橡胶种植业区分为两部分,即种植园和小农户,前者总面积必须大于40公顷,后者规模则小得多,一般不超过2公顷。马来亚拥有一千多个橡胶种植园,以英国为主的外国资本控制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些种植园资金雄厚,集中程度高,拥有一套较完整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和服务系统,其经营方式相对于小农户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自60年代以来,因胶价疲软,市场趋于饱和,外资经营方向转向油棕、可可等更有利可图的作物,在橡胶生产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与此同时马来亚对小农户提供种种优惠条件,鼓励他们扩大面积,或翻种更新(胶树种下后,一般6~7年开始割胶,15~17年时为盛产期,30年后即进入低产期,此时应予翻种更新),其产量因此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从战前到近年,在马来亚橡胶总种植面积中,小农户的比重由不足40%上升到大约70%,在产胶量中的比重由1/3左右上升到60%。换言之,原先以种植园为主,现在则以小农户为主。但就单产而言,小农户仍仅达到种植园的2/3,表明其技术和经营水平尚有差距。
马来亚所产橡胶的97%供出口,主要销往美国、西欧和日本,我国也是大买主之一。
自80年代末,尤其是进人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橡胶业出现全面滑坡。1990年产胶129.2万吨,比历史最高的1988年减少22.3%,占世界天然橡胶总贸易量的比重降至1/3以下,在本国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仅为3.8%。1991年马来西亚橡胶产量又降至128.5万吨,仅占世界总产量24.8%,并第一次被泰国超过。产生上述大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市场需求不振,胶价下跌等等,更重要的是随着马来西亚不断朝着“新兴工业化国家”前进,劳动力成为日趋抬升,这对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橡胶种植业的发展不利(每棵胶树隔天须割胶一次,一个工人每天工作10小时,只能割400棵,工作不仅辛苦,而且单调乏味,收入也低,农村的年轻人因此纷纷外流,老年农民因后继无人,也降低了对胶树翻种更新的意愿)。
表5-22 马来亚橡胶业基本统计(千公顷,千吨)
表5-13 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万吨)
马来亚的锡矿业 马来亚是太平洋锡钨矿带的一部分,锡矿储量非常丰富,按金属含量计达110万吨,占世界总储量1/3,在各国中居第1位。马来亚的锡95%产自中央山脉花岗岩带的西侧,其中以怡保为中心的近打河谷地在总产量中占半数以上,以吉隆坡为中心的马生河谷地占1/3左右,这是全国两个最大的矿区。在其他地区,包括沿海大陆架,锡矿分布也不少,在东海岸附近,还拥有东南亚唯一的大型地下锡矿。马来亚的锡大部分产自冲积砂矿,品位虽不很高,但规模大,矿层厚,开采易,且分布相对集中,其他各项社会、经济条件的配合也比较好,因此对世界上的其余得产锡国一向占有明显的优势。
马来亚的采锡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19世纪末叶以来,其产量和出口量一直高居世界首位。1940年产锡量按金属含量计创造了8.4万吨的历史最高记录,战后最高的是1972年的76830吨。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尤其是铝的竞争,世界各国对锡的需求量逐渐减少,锡矿普遍开工不足,锡价也连续下跌,(若以1980年马来亚锡的出口价格为100,则1990年已跌至42,跌幅明显大于马来西亚其他出口初级产品)。此外,马来亚由于长期的大强度开采,那些具有大、浅、近、富等优点的矿区,资源渐趋耗竭,随着生产向比较分散且品位较低的矿区转移,马来亚对其他产锡国所长期占有的优势逐渐减小,甚至消失,这一点集中表现在生产成本的对比上。在50年代,马来亚每采出1吨锡金属所花费的成本尚与印度尼西亚持平,而到70年代末已高出30%,马来亚劳务费用和土地租赁价格较高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由于上述原因,世界锡矿开采量明显下降,马来亚降幅则更大,至1990年已降至2.85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亦由以往的1/3减到13%。
70年代初,马亚计有采锡场1千多个,此后迅速减少,至1987年仅为221个,从业人数亦由高峰时的7~8万人减至2.3万人。
马来亚所产锡矿经熔炼成锡块后大部出口。在槟城、巴生和北海建有三座大型外资炼锡厂,生产能力达十余万吨,但开工严重不足,尽管从外国进口了一些锡矿砂,但每年锡块产量亦仅几万吨,1990年为4.9万吨。
长期以来,锡是马来西亚仅次于橡胶的第二大出口商品,1966年在全国商品出口总额中占20%,此后这一比重不断下降,1990年仅为1.1%。出口量中日本和西欧分别占1/3和1/4。
马来亚“胶锡地带”地理条件的分析马来亚的橡胶和锡矿产地在地理上基本重选在一起,形成世界驰名的“胶锡地带”,该地带位于西海岸和中央山地的中间,从西北部马泰边界呈弧形向东南一直延伸到新加坡附近,宽60~120公里,长度则超过600公里。带内不仅盛产橡胶和锡,还集中了马来西亚大部分城镇,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在国内均占绝对优势,堪称国家之精华所在。
“胶锡地带”的形成有其优越的地理条件:
(1)有利的自然条件。在马来亚的中部,有一列中生代弧形山脉以东南走向斜贯全境,排成八条主要由花岗岩和石灰岩构成的雁行山脉,主峰海拔达2000余米。在西海岸是一长条泥质冲积平原,宽二三十公里,气候湿热,沼泽丛生。“胶锡地带”就位于西海岸冲积平原和中央山地之间,其高程适中,海拔界于50~600米,属山麓浅丘阶地。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对橡胶生长十分有利,尤其是中央山地既造成了丰沛的地形雨,在冬季又对东北季风起了一定的阻挡作用,再加上地势微倾,排水良好,使之成为发展橡胶种植业的理想之地。
上述山麓地带又是砂锡矿的分布区。马来亚的锡矿原生于中央山地花岗岩侵入体的接触带,矿体经风化剥蚀,由大小河流冲刷携带至下游。在山麓地带,因坡度骤然变缓,水流携带能力减弱,锡矿因比重大较早沉积下来,而形成一批富集的矿区。于是造成了锡矿区同橡胶产区相互重迭的地理现象。
(2)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外交通近便。这是影响一个地区的自然条件或自然资源能否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而马来亚濒临马六甲海峡,处在联结两大洋的枢纽位置上,“胶锡地带”与海岸平行分布,距各海港仅二三十公里。
在橡胶和锡的生产上,马来亚所以能以显著的优势压倒其他具有类似气候条件或资源条件的国家,地理位置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在三叶橡胶原产地的亚马孙平原,气候条件无疑是理想的,但深处内陆,交通闭塞,大规模生产始终没有发展起来。
(3)各种社会、经济条件的配合。其中包括大片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充裕的劳动力、交通运输、公用事业一类基础设施等。马来亚原先人口十分稀少,19世纪初不过20余万人,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2人,仅及当时全东南亚平均密度的1/3,这就保证了后来开采锡矿、种植橡胶所必须占用的大片土地。当后来两大产业发展后迫切需要劳动力时,又能从中国和南亚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其中锡矿使用的绝大部分是华人,橡胶园雇佣的工人中以印度人较多,华人比重也不小。“胶锡地带”地势适中,同沿海低地或山区相比,气候相对宜人,也有利于人口的聚集。
采锡业自19世纪初得到较大规模的发展后,一些小矿点开采完即遭废弃,人口移往新区,而在近打河谷、巴生河谷等特大型矿区中,资源可维持很长时间,矿业人口长期聚集,吸引了更多的商业、服务业和农业人口,在此基础上城镇逐渐兴起,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以及重要城市怡保、芙蓉、太平等,均由此发端。“胶锡地带”因此成为马来亚最主要的城镇化地带。
为了运输产品,促进了现代化交通事业的发展。建于1885年的马来亚第一条铁路,就是连结太平,(锡矿区中心之一)与马六甲海峡的文德港。1886年建成了从吉隆城到布吉贡打港的铁路,1891年建成了从芙蓉到迪克森港的铁路,1903年后贯穿整个“胶锡地带”的铁路相继完成,从此有了方便迅捷的交通条件,随后若干年内橡胶在这一地区的大规模种植,与此显然关系甚密。所以说,在“胶锡地带”的开发中,采锡业起了拓荒的作用,由此促进了人口的聚集和各类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大规模的橡胶种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后者则使整个地区进一步锦上添花,而制造业亦受其吸引,使“胶锡地带”逐渐成为工、农、矿各业都相对发达的经济荟萃之区。
本文标题:马来亚“胶锡地带”地理透视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0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