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南部,西边以安第斯山脉与智利交界,东临大西洋,北面同玻利维亚、巴拉圭相邻,东北部与巴西、乌拉圭以河流分界。面积277万多平方公里,在拉美仅次于巴西,居第二位。人口 3 230万(1990年),在拉美居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墨西哥。居民中白人占85%,多属意大利、西班牙血统;其次为印欧混血种人;印第安人很少,主要分布在北部。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印第安人讲瓜拉尼语和凯楚阿语。居民多信奉天主教。
经济发展特点 16世纪初,境内约有几十万印第安人。当时西北地区人烟较稠密,潘帕斯草原只有兼营渔猎的游牧部落。西班牙殖民者分两路入侵:一路从印加帝国方面侵入阿根廷西北部;一路从大西洋侵入阿根廷东海岸。由于阿根廷既不盛产金银,又不出产欧洲需要的热带作物,所以当时不曾被西班牙殖民者重视,在行政上划归秘鲁总督管辖。1776年西班牙王室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设立拉普拉塔总督区,其管辖区包括现在的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玻利维亚四国的范围。到18世纪末,阿根廷的畜牧业有所发展,图库曼出现了纺织业,布宜诺斯艾利斯建立了造船业。1816年独立后,由于内战频繁,印第安人数大减,经济发展迟缓。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西欧各工业国的发展,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不断增长,于是地广人稀而气候温和的阿根廷成为外国投资发展农牧业的重要场所,同时吸引了大批的欧洲移民。自1857年至1930年共有600多万移民来到阿根廷,其中大部分来自意大利和西班牙。这些移民使阿根廷中部的大草原由一片荒芜变成了茂盛的牧场和农场。为出口服务的农牧品加工工业在沿海城市也陆续建立起来,多被英国资本家控制。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根廷的民族工业包括纺织、水泥、冶金、造船、电机等有所发展;但是全部企业及运输业有2/3被外国资本控制。从阿根廷独立起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资本在阿根廷一直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乘机在拉美大量投资并扩大贸易额,英国势力遭受排挤而逐渐削弱。战后阿根廷采取了经济独立与“国有化”的方针,逐步将外资控制的铁路、电话、港口等收归国有,民族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1974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44年增加了197%,年平均增长率为3.7%。70年代中期以后,形势发生逆转。由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国内政局动荡、经济政策不当等原因,使增长速度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经济陷入空前困难的境地。
1989年国民生产总值756亿美元,仅次于巴西、墨西哥,居拉美第三位;按人口平均2370美元,居拉美第八位。
阿根廷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除采矿业较薄弱外,其他各部门均有较好基础。从各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看,1945年制造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产值。近年工业产值超过更多(198年农业产值占15.5%,工业产值占33.6%),但农业仍很重要,农牧产品的出口依旧是阿根廷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国内各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工农业生产的80%集中在只相当于全国面积1/5的潘帕斯平原;其它广大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南方的巴塔哥尼亚台地更显荒凉。
为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1987年5月阿根廷议会批准了总统提出的南下迁都计划。新首都别德马位于内格罗河的河口,距布宜诺斯艾利斯约1000公里。现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将成为阿根廷的第23省。
著名的农牧业 阿根廷自然环境优越,占有南美洲温带草原的大部分。举世闻名的潘帕斯草原主要在阿根廷境内。阿根廷北部是格兰查科的一部分,属热带草原;南部是巴塔哥尼亚台地,气候较寒冷干燥。全国大部分气候温和,适于人类生活。从北部的亚热带到南部的亚寒带,可以栽培多种农作物。潘帕斯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为中心,向西半部扩展,酷似一个半圆形。降水量由东向西逐渐减少。布宜诺斯艾利斯年降水量常在900毫米以上,四季分配较均匀。西北部是干旱区,但夏季(11月至次年2月)降水较多,利于作物生长。安第斯山地的河流是重要的水利资源,山麓冲积扇得以灌溉形成绿洲。
阿根廷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出口国之一。全国从事农牧业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5。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属天然牧场,17%种植各种作物。
阿根廷的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小麦产量在拉美各国中遥遥领先,约有半数出口,出口量常居世界第五位,仅次于美、加、澳、法。玉米产量在拉美居第三位,出口数量更多,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近年高粱生产急剧扩大,主要是由部分小麦产区土质退化促成的。经济作物种类很多,油料中现以大豆产量最大,向日葵次之,还有亚麻籽与花生。大豆生产在70年代中迅猛发展,不仅国内消费增加,而且畅销于国际市场。甘蔗是西北地区的主要作物,已有300多年种植史。棉花的种植始于20世纪初,主要生产于查科平原。果树园艺近年发展很快,以葡萄产量最多,主要用于酿酒。苹果自给有余,可供出口。柑桔、香蕉的产量也有明显增长。
本文标题:阿根廷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55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