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区位论的形成和发展
区位论也叫标准化理论,它是19世纪初叶开始在德国获得发展的一个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流派。它最早是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J·杜能所首创。J·杜能按照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即土地、劳力、资本的学说,把具体的地理条件抽象化,用区位地租来解释农业区域以市场为中心的环状分带。他根据在德国北部麦克伦堡平原长期经营农场的经验,写成并于1826年出版《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一书,正式提出了一个农业区位的理论模式。J·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城乡之间生产地域结构的分异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专门化。这一学说的缺陷,是把引起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地区差异的复杂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统统假设为到处一样的常数,单独考虑市场距离一个因素的影响,从而得出经济地租与市场距离的函数关系;在他心目中,所谓空间或区域成了只有相对距离的纯粹几何空间,这显然是与实际相悖的。但他不仅阐明了市场距离对农业生产集约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类型)的影响,而且还率先确立了对于农业地理学至为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即土地利用方式(或农业类型)的区位存在着客观规律性,及优势区位的相对性,因而迄今仍有其科学价值。
19世纪中叶之后,西欧各国的原料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德国经济学家A·韦勃(Altred Weber,1868~1958年)对当时德国以煤炭生产为中心的鲁尔工业区作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在1909年提出了关于工业区位的学说,即工业区位论(详见本书第五章第四节)。19世纪德国的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如威廉·罗雪尔、阿尔贝特·谢弗尔、龙赫德等人,虽然也曾探讨了工业区位的若干因素,列举了形成工业区位的各个条件,但始终未曾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他们堪称为工业区位理论的先驱。但真正为工业区位理论奠定了基础的则是A·韦勃,他的《论工业区位》可谓全世界第一部关于工业区位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理论著作。
韦勃的理论以古典经济学概念为理论依据,以抽象的、孤立因素的静态分析为着眼点,是以生产为中心的一种经济地域结构的研究。当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进入到垄断阶段,原料、燃料和劳力的来源更是日趋广泛,甚至具有世界性,市场问题成了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关键。于是,象A·韦勃工业区位论之类以生产为中心的古典区位论,便无可避免地要让位于以市场为中心的近代区位论了。近代区位论的发端,是本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中心地学说。
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塔勒,在对德国南部地区的乡村聚落的市场中心和服务范围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吸取了古典区位论的成就,于1933年写出《南德的中心地》一书,提出了关于城市区位的一种理论——中心地学说,其目的主要在于探索和揭示决定城镇数量、规模和分布的原则;其基本论点则是认为,城镇形成于一定数量的生产地之中。城镇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在空间的投影,是区域的核心,城镇应建立在位于乡村中心的地点,起周围乡村中心地的作用;中心地依赖于收集输送地方产品,并向周围乡村人口提供所需货物和服务而得以存在。据此,W·克里斯塔勒探讨了中心地对周围地区担负中心服务的范围,认为距离最近、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圆形商业地区的中心。为避免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的重叠交叉,遂将中心地周围区体系,转换成为六边形体系,从而总结出了三角形聚落分布和六边形市场区的经济地域体系。
稍后时期,德国经济学家廖什于1940年发表《经济的空间秩序》一书,提出以垄断代替韦伯的自由竞争,以最大利润代替最低成本;认为工业企业势力之消长,取决于它市场圈的扩大与发展,并利用W·克里斯塔勒的六边形图式——地域框架,认为各个工业企业都拥有六边形的市场圈,大凡商品都有一个最大的销售半径,排出(分散)与吸入(吸引)两种不同力量在不断发挥作用,市场圈因而便产生扩张与收缩的变化。这样,他把自上而下的商业、服务业的地域分析,扩展而成包括自下而上的加工工业的市场区理论,即所谓经济景观。克、廖二氏的理论,符合基本理论研究的程序,同实际经济地理现象虽然并不完全吻合,但却把萌芽于二三十年代的在地理学中引进、应用数学的方法推向深入,成为在地理学中广泛运用各种数学方法并用数学模式建立地理学基本理论,使地理学由解释性描述进入确定性解释地理现象的先驱者。显而易见,经济学中区位论移植到地理学中来,便形成、发展为现代经济地理学的几个主要学派之——计量派。
本文标题:近代科学经济地理学的发展(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ao/24441.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ao/24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