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内力作用为大自然提供了地表形态的“粗毛坯”,而要把这些“粗毛坯”雕塑成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则离不开外力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风化作用 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常常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等以及水的作用下,还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是不溶性物质,如粘土,则常残留在原地。此外,植物根系的生长和穴居动物的活动等,也都可以对岩石起破坏作用。
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产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它提供了进行侵蚀作用的条件。
侵蚀作用 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的破坏作用,叫做侵蚀作用。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并挟带碎屑磨蚀岩石。在沙漠地区常常见到的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都是风力的侵蚀作用造成的。
流水的侵蚀作用更是强大和普遍。沟谷和河流的流水,使谷底和河床加宽加深;坡面上的水流冲刷着整个坡面,使之趋于破碎。例如,我国的黄土高原,土层松厚,由于植被多遭破坏,流水侵蚀严重,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流水对岩石还有化学溶蚀作用,河水、地下水能溶解岩石中和一些风化、剥蚀产物中的可溶性盐类,如碳酸钙、氯化钠等,形成天然溶液而随水流失。喀斯特地貌就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本文标题: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4.6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gaozhong/1363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gaozhong/1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