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1.“三北”防护林体系 西北、华北、东北的“三北”地区,有面积广大的沙漠、沙地和戈壁,形成长达4—5千千米的风沙线,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人口的增长超过了当地的自然承载能力。这里是我国生态平衡最为脆弱的地带。从1978年开始,国家开展了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大型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从新疆到黑龙江的13个省级行政区内551个县(旗、市),按照规划,有步骤地大规模营造防护林。到1994年底,已造林1788万公顷,约有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1000万公顷的草场得到保护和恢复,3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控制。计划到2050年,共造林3500万公顷,使万里风沙线的生态状况和社会经济状况大大改观。
2.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长江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森林的过度采伐和人为破坏,使长江中上游地区森林植被大大减少,水土流失面积大量增加,每年土壤侵蚀量达22.4亿吨,因此长江有变成另一条“黄河”的危险。为了改变这一面貌,国家决定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计划从1989年起,用30—40年时间,在本地区11个省的200个县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2000万公顷,使水土流失面积下降40个百分点以上,土壤年侵蚀量减少4亿多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治理长江流域的目标。
3.沿海防护林体系 从1988年开始到1994年,在我国18000千米大陆海岸线上,已建成大陆海岸基干林带14000多千米,造林200多万公顷,完成了到2010年造林任务的一半多。沿海防护林的建设,大大缓解了每年数次台风、海啸、暴雨的侵袭,使300多万公顷农田得到有效保护,1/2的沿海平原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1/3沿海山区县消灭了宜林荒地,产生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太行山绿化工程分布在山西、河北两省间的太行山地区,植被覆盖率极低,严重的水土流失直接殃及华北平原。由于本区水源涵养条件差,加重了华北水资源的短缺。国家从1986年起,计划用15年时间,在本区110个县造林360万公顷,使当地森林覆盖率由15.3%提高到43.6%,这一工程将对本区生态环境、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京津唐地区的水源条件的改善,起到重要作用。
5.平原绿化工程为了保护农田,国家在被称为“森林空白地带”的平原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平原绿化工程。经过10多年的努力,现已营造起世界规模最大的农田防护林体系。3000多万公顷耕地实现了林网化。计划到2000年,使全部平原县都达到平原绿化标准。
为了加速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目标,发扬中华民族植树爱林的优良传统,我国正在广泛深入地开展全民性的义务植树运动。每个公民每年应义务植树3-5棵。这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是治理山河,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现在我国人工造林成绩显著,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30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
草场资源及其利用保护 草场资源既包括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也包括高山草甸①和河漫滩草甸。草原和草甸都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同时又为人类提供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世界上的草场面积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0%。非洲、南美洲、大洋洲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中国、阿根廷、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蒙古等国都是草场资源丰富的国家。
我国草场资源丰富,全国各类草场面积达4亿公顷,居世界第2位。目前,可利用的草场面积有3亿公顷,为耕地面积的3倍。草场是我国陆上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对发展畜牧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和维护生态环境都有着重大的作用和价值。全国草场按照地区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区:东北草原区,蒙、宁、甘草原区,新疆草原区,青藏草原区和南方的草山区。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牧区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对场利用多,建设少,因而天然草场的单位面积产草量逐年下降,草场退化面积不断扩大。草场的沙化和碱化面积也在增加,使草场载畜量①越来越少,一些地区载畜量已达到饱和状态。因此,必须采取措施,保护天然草场,加快人工草场建设。
保护草场资源,按照《草原法》加强管理,如禁止乱垦、滥挖、滥牧,限制对草场资源的过度使用,规定合理的载畜量,实行划区管理、定期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等;并要采取措施,加强建设“草、水、林、机(械化)”配套的人工草场,以减轻对天然草场的压力,扭转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
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陆地上的各种野生动植物,具有多种经济用途和科学价值,有的可供食用,有的可供衣着,有的还可作药用或工业原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同时,野生动植物还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自然界生态平衡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多种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野生植物有3万多种;各种鸟类1100多种,各种兽类400多种,还有各种两栖类、爬行类动物;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植物中的水杉、银杉、金钱松等,都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品种。东北虎、丹顶鹤也是世界上少有的。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尤其是毁林、垦荒、环境污染,以及对动物的滥捕滥猎,地球上许多野生动植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驰名世界的鸭嘴兽、非洲犀牛、猩猩等,数量正在急剧减少。
40多年来,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也很严重。野马、高鼻羚羊、白臀叶猴等珍贵动物几乎绝迹,大熊猫、长臂猿等也在迅速减少,许多贵重药材的药源开始枯竭。保护生物多样化和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已成为我国和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之一。
本文标题:生物资源及其利用保护-6.3(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gaozhong/1362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gaozhong/13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