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第四纪
第四纪是地史发展的最新阶段,也是生物界发展的最新阶段,现代海陆分布及地貌起伏形势已经形成,但新构造运动仍很强烈,气候变化和气候波动仍很频繁,周期性地出现过冰川活动,堆积了引人注目的大面积黄土,特别是出现了有智能的人类,成为占有和改造地球的主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球的历史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崭新的时代。
一、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第四纪生物界总的面貌已和今天相似,以西北欧为例,在现生植物中大约有80%,在第四纪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了。但动物界变化较大,特别是哺乳动物发展很快,第四纪哺乳动物和上新世相比(以欧洲及其相邻的亚洲地区为例),在119个种中,仅有6个种是在上新世生存过的。既使在第四纪生存过的哺乳动物,也是一茬茬地绝灭,一批批地新生,在第四纪后期,既距今15000—9000年间,还发生过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大规模绝灭事件。自然环境变化迅速,再加上人类出现后的狩猎活动,是导致哺乳动物绝灭的重要因素。
当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也是导致动物界适应环境加速发展的因素。1948年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以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作为划分更新世底界的标志。说明这些哺乳动物从第三纪以来演化极为迅速。现以马和象的演化过程简略叙述如下:
马属于奇蹄类,其祖先在早第三纪初已经出现。其发展是从小到大,从多趾到单趾,从细小牙齿到粗大牙齿,从吃嫩叶到吃硬草的发展过程。最初的马生活于低矮密林中,所以具有小巧的身体(和现代狐狸大小相似)和多趾(前四后三)的脚,这样便于在森林间起伏不平和湿软的地上奔走;因为采食树叶,牙齿也比较低小。这就是所谓的始新马(始祖马)。后来地球上很多地方的气候逐渐变干,树木渐少,草原渐多。在这种条件下,有些被淘汰了,有些便演化为前后足都有三趾(只有中间一趾接触地面),身体和牙齿也都加大了。这就是大量繁生于上新世的三趾马。到了更新世,出现了广阔的草原,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马类必须具备看得远和行走迅速的条件才能躲避猛兽的袭击,并在干燥的草原上很快找到水喝,所以发展成肢长体高,具有单趾硬蹄和流线形的身体,这就是现代类型的真马。同时,为了咬断和咀嚼多纤维的草,牙齿也变得粗大了。马的演化充分说明动物在与地理环境不断斗争中发展的过程。
再以象(长鼻类)为例说明动物演化和地理环境的关系。象的祖先出现于始新世,称始祖象,大小和猪相仿,过水陆两栖的生活。没有长鼻和巨大的门齿。臼齿原始,只有二个横脊。后来,许多地方形成了茂密的森林,象的门齿逐渐增大,既是防御“武器”,也是在密林中穿行时披荆斩棘的“工具”;臼齿的齿脊数也不断加多,上新世以前在5个以下,而更新世可达10个以上(最多达30个)。鼻子渐加长,以便采食植物。第四纪时,北半球曾经出现冰川,因而有一支演化成有长毛的象;森林消失了,两个巨大门齿开始弯卷起来;而且臼齿粗大,牙冠上的齿脊也比较复杂,这样才能更好地磨碎寒带的粗糙食料(少汁的枝叶和草类);同时,背上出现一个瘤状突起,以储养料,用来度过食物缺乏的季节,这就是在更新统地层中常发现的猛犸象。
在第四纪冰川时代还有一种身披浓密长毛的犀牛,叫披毛犀。随着冰川的消逝,猛犸象和披毛犀都绝迹了。
在第三纪初期,即已出现了最初的灵长类。大约在第四纪初期,古代猿类的一支,开始向人类的方向发展,随着人类的出现,地球的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本文标题:第四纪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hi/1510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hi/15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