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独创,它与我国的阴阳历并行,是我国古代历法的特色。它与农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根据二十四节气可以判定农时节令,安排农事活动,所以一直为我国的广大农民广泛应用。
二十四节气就是把黄道按太阳黄经等分为24段,每段15°,称为1气,共计24气,民间俗称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实质上反映了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周期,它的长度严格地与回归年相等,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二十四节气可以分成两组。一组是太阳黄经15°的单数倍的,称为节气。例如,清明时太阳黄经为15°,立夏时为45°,芒种时为75°……等等,都是节气,一年中共有12个节气。另一组是太阳黄经15°双数倍的,称为中气。例如,谷雨时太阳黄经为30°,小满时为60°,夏至时为90°……等等,都是中气,一年之中共有12个中气。由此可见,节气和中气是交替出现的,两个相邻的节气之间必有一个中气,两个相邻的中气之间也必有一个节气。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太阳黄经及日期可见表4-6。
表4-6 二十四节气
因为我国天文四季中,春季以立春为始点,按此顺序编出的二十四节气歌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如若日期有变动,顶多不差一两天。”前四句的开头是指四季的始点,如春季的立春,夏季的立夏,秋季的立秋,冬季的立冬。每句话的前几个字分别代表一个节气或中气,后几个字代表一个节气或中气,为了合韵并未与出节气或中气的全称。后四句的六二一和八二三,分别指的是每个节气或中气所在的公历日期,“六”是节气日期,“二一”是中气日期,分别是6日和21日,下半年的“八”、“二三”,指节气和中气分别在8日和23日。后两句的日期变动,是指由于闰年而出现的差别。
我国农历,以12个节气把回归年分成12个节月,节气就是节月的起点和终点,中气就是节月的中点。每个节月的平均长度为:
365.2422÷12=30.4368日
节月的平均长度大于阴阳历中历月的长度(29或30日)。所以,节气和中气在阴阳历历月内的日期和时刻在逐日延迟,最后出现在一个阴阳历的历月中,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现象。
因为节月的平均长度比朔望月(阴阳历历月的平均长度)的长度长0.9062日(30.4368日—29.5306日),经过33个历月,相差达到29.9046日,接近于1个月。所以,32个节月的长度就相当于33个朔望月的长度。而32个节月只有32个中气,因此33个历月中必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就是“无中之月”(如图4-29)。
凡是无中气的月份,就是农历中的闰月,这一年要增加一个月,即农历的闰年。增加的一个月加在无中气的历月以前的月份之后,称为闰月。例如,公元1990年,农历五月,节气(芒种)出现在五月十四,阳历是6月6日,中气(夏至)出现在五月二
十九,阳历是6月21日;而下一个农历月中,节气(小暑)出现在十五,阳历是7月7日,一直到农历的二十九(月终)未有中气。这一年农历五月之后的月份,便是“无中之月”,即闰月,月序号重复前一个月的序号,前面加一个“闰”字,例如1990年中农历的闰五月,也就是五月重复一次,前一个五月有中气,后一个五月无中气。
我国农历的月序确定与二十四节气关系也非常密切。采用“以中气定月序”的原则,决定各月的月序。见表4-7。
表4-7 中气定月序
以中气定月序就是上述中气出现的农历月分别定为某月。例如,以雨水定正月,则凡是有雨水这一中气的农历月,都定为正月。以春分定二月,则凡是有春分这一中气的农历月,都定为二月,其余类推。
由上可见,二十四节气实质上是一种阳历,但是它与现行的公历也有不同之处。例如,公历的历月日数是整数,而节月的日数就不可能是整数,这与其它历法都是不同的;现行公历历年的多年平均,才与回归年相等,而二十四节气的长度每一年都与回归年相等。因此,二十四节气在反映地球的公转及指导农业生产上意义更深刻。但是,它又会把一日分割在两个节月之中。
2.干支法
干支的字面意思相当于树干和树枝。而我国古代又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联就是天干,地和支相联就是地支。合起来就是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
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支有十二个,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总称为十二地支。在历法中,用天干地支来作为计算年、日、时的方法,就是干支相配,把它们按照顺序一一搭配起来,如甲子、乙丑等,可以搭配为不相重复的六十对。这六十对从甲子到癸亥算作一周,叫做六十干支或六十花甲子。
表4-8 六十干支
在我国用干支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地表示年、日有很久的历史。东汉初期,干支纪年法就开始使用,从未间断过。干支纪日开始更早,也未间断过。干支纪年在我国的历史学、考学学、地质学、地震学、地理学和天文学等记事中有广泛的应用。在查阅历代的有关记载资料时,就往往会碰到有关干支纪年的问题。特别是近代史中很多重大事件的年代常用干支表示,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等。
干支纪年在日历上有所体现,干支纪日只在《万年历》中才能查到。
3.三伏和九九
在我国的历书中,一般都载有三伏和九九,而且广泛流行和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三伏和九九是我国农历中的主要杂节气,它们分别反映一年内最热时期和最冷时期气温的变化规律,对节气起着补充作用,在安排生活和生产活动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伏中的“伏”原意是隐伏起来躲避盛暑。后来把一年中最热的那些日子称为“伏天”,并将其分为三段,即初伏(头伏)、中伏和末伏,合称为三伏。
三伏的确定与节气有关,也与干支纪日有关,其具体日期是根据每年夏至和立秋后的几个庚日确定的。所谓庚日,就是在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干支,如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在六十干支中,共有六个带庚字的,都称为庚日。每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就是初伏的开始,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开始。初伏和末伏各为10天,这在任何一年都是固定不变的。而中伏则不然,有的年份为10天, 有的年份为20天,其中以20天者居多。中伏历时长短不固定的原因是,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有时早些(最早可在夏至日),有时晚些(最晚在夏至以后10天,即7月1日);而且,立秋的日期也变化于8月7日至8月9日之间。因此,初伏开始的日期有时早,有时晚。中伏开始的时间也相应有早有晚。如果初伏开始早,中代随之开始也早,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之间有20天时间,这一年的中伏也就是20天了。如果初伏开始晚,中伏随之开始也晚,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之间,只有10天时间,这一年的中伏也就是10天了。所以,确切来说,一伏并不都是10天。凡初伏于7月17日前开始,该年中伏一定是20天;初伏从7月18日开始,该年的中伏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若初伏从7月19日以后开始,则该年的中伏一定为10天。
表4-9 1986~1990年的三伏日期、中伏日期
九九节气所反映的是一年中最冷时期的气温变化过程。从冬至起,到惊蛰前两三天止,共八十一天的时间,被分为9段,每段9天,称为一个“九”。从一九到九九(即从冬至到惊蛰前两三天),气温从较低,到最低(三九、四九),而后又回升,反映了“数九寒天”时期从较冷到最冷,而后又回暖的变化规律。
4.十二生肖
我国采用十二生肖作为一种纪年的方法,把十二地支和十二生肖相搭配起来,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就是说,凡带有“子”的年便是鼠年,如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等,都是鼠年;凡带有“寅”的年便是虎年。如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和壬寅等都是虎年。其余可类推。这些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属相。十二生肖每十二年为一个轮回,周而复始地循环。用生肖来纪年,对于以通用农历为主的时代,也是一种简易而方便的方法。
例如,1990年春节以后用干支纪年是庚午年,也就是马年;1991年春节以后用干支纪年是辛未年,也就是羊年,1992年春节以后用干支纪年是壬申年,也就是猴年。
5.星期
古巴比伦以日、月、火、水、木、金、土七个星球的名称,建立起七天一轮回的纪日制度,即所谓星期。也就是用这七个星球的多称来命名一周中的七天,即星的日期。星期日是太阳日,星期一是月亮日,星期二是火星日,星期三是水星日,星期四是木星日,星期五是金星日,星期六是土星日。这就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七天一星期的最早起源。直到现在,许多民族语言中还保留着这种星期命名法。例如,在英语中的星期日用Sunday,星期一用Monday,星期六用Saturday,来分别表示太阳日、月亮日和土星日;在日语中则使用日曜日、月曜日、火曜日、水曜日、木曜日、金曜日和土曜日;在法语、德语等语言中,也有部分星期命名至今仍在使用。
因为,星期制度七天一轮回,公历的一年365日(平年)或366日(闰年),所以,一年中有52个星期加一天(平年)或两天(闰年),这样公历中的每一月便历经星期中的每一天,从某年某日的星期日期可以推算出上、下年的星期日期。例如,1990年元旦是星期一,该年是平年,则1991年元旦是星期二。
本文标题:其它历法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gai/5536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gai/5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