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环境保护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环境保护概论 > 环境污染物的特性(2)

环境污染物的特性(2)

时间:2010-01-29 03:28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了解污染物的活性和持久性,有助于识别它们的急性毒作用和潜在的危害。环境监测中,捕捉活性强且毒性大的污染物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它们在环境中存留时间较短,对监测手段的灵敏度要求高的缘故。对于具持久性的污染物,即使在停止使用(或排放)数年或数十年后,也不可忽视对它们或其降解物的监测。

  五、生物可分解性和生物积累性

  有的污染物能被生物利用并分解成无害的稳定化合物,这一过程称为环境的自净。如对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就是利用生物可分解这一特性,将其中大量有害的腐败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无机物和转变为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腐殖质。工业污水中的酚和氰,也能被生物分解成无害的无机物。

  有的污染物被生态系接纳后,在某一部分中的含量水平大大高于另一部分的现象,称为生物积累性。这一特性在食物链中表现得十分典型。表17-1是以美国密执安湖底泥和食物链中DDT的含量的实例,DDT从底泥中通过食物链(贝壳动物→鱼→海鸥)至海鸥体脂肪中,浓度增加了百万倍。

  又如,我国西南地区、位于海拔1300-1600米高原丘陵地带一个小山村,经地质变迁,山林烧光成为不毛之地,使得深层朱砂矿中的铊随泉水溢出,经由“土壤-疏菜、粮食-家禽-人”这一过程的积累,由泉水中含量0.08毫克/升增至人尿中含量1.46毫克/升。村民们广泛出现严重脱发现象。这些事实说明某些污染物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作用是多么惊人。因此环境监测时必须重视对生物残毒的监测。

  认识环境中污染物的特征性质,对评价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环境容量,制定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总体排放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标题:环境污染物的特性(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ogai/1082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ogai/10824.html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环境污染物的特性(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环境污染物的特性(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