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Shanxi Sheng)
中国西北地区工农业和交通较发达省区。简称
陕,亦简称秦。位于黄河中游。介于北纬31°42′~39°35′,东经105°
29′~111°15′。东邻山西、河南,南界湖北、四川,西接甘肃,西北及北
与宁夏、内蒙古毗邻。面积20.56 万平方公里。1990 年人口3 288.2403 万。
辖6 地区、4 地级市、8 县级市、85 县。省会西安市。
自然条件
陕西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北部是深厚黄土层覆盖的陕北黄土高原;中
部是渭、泾、洛等河流下游冲积形成的关中平原;南部为构造上升运动强烈
的陕南山地。自然条件复杂多样,南北殊异。
地质在地质构造上,以秦岭地轴北缘深断裂为界,全省分为南北2 单元:
界以北主要属中朝准地台陕北台坳,仅西安以北、以东属渭河断陷;界以南
则属秦岭褶皱系。古生代初期,秦岭褶皱系沉积了深厚的寒武纪、奥陶纪灰
岩,陕北断坳则沉积了厚度不大的寒武、奥陶系灰岩。加里东和华力西造山
运动期,秦岭、大巴山褶皱成山,伴有断层产生,沿断裂带有大量花岗岩侵
入,生成秦岭山区的金属矿。陕北台坳表现为振荡运动,沉积了石炭系和二
叠系海陆相及煤系地层,如渭北煤田。中生代的印支和燕山运动,陕北变成
内陆湖泊、沼泽,沉积了湖相和煤系地层,为第2 次成煤期——侏罗纪煤层,
如神府煤田和延长煤矿。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中,秦岭山地再度上升,北坡
断裂下陷,形成渭河断陷,广泛为第四纪沉积层覆盖,形成关中平原。第四
纪时,陕北气候寒冷干燥,沉积了深厚的风成黄土。
地貌全省从南向北依次可分为陕南山地、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3 个
地貌单元。
陕南山地 秦岭、大巴山山地合称陕南山地,包括介于两山之间的汉江
谷地。秦岭东西走向,北坡陡峻,南坡平缓,多深切峡谷,自古多为南北交
通要道。海拔约1500~3 000 米,在省境东西长约 400~500 公里,南北宽
120~180 公里,横贯于渭河和汉江之间,为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水岭,中
国南方和北方重要地理分界线。最高峰太白山(3 767 米),山顶盛夏积雪,
有古冰川地貌。大巴山绵延于川、陕边境,东接武当山,海拔约1500~2 000
米。通常以任河为界,分为东西两段;任河以西,一般称为米仓山,主峰有
石马山(2 312 米)和光头山(2 464 米)。任河以东称大巴山,主峰有九龙
山(2 603 米)和化龙山(2 917 米)。山地山势较和缓,多浑圆状或平梁山
丘。石灰岩分布地区则多喀斯特地貌。汉江由西向东流经秦岭、大巴山间,
小峡与盆地相间分布,较大的有汉中盆地、安康盆地。汉江横贯汉中盆地中
央,两岸有对称的四级阶地。一、二级阶地地势平坦,耕地分布集中,是本
省重要稻谷产区;三、四级阶地由红色亚粘土和粘土组成,多属低产土壤。
发源于秦岭东段的丹江,向东南流入汉江。
关中平原又名渭河平原和关中盆地。海拔约325~800 米,东西长360
公里,南北宽度不一。渭河自西向东横贯平原中部,两岸地势不对称,呈阶
梯状增高,有明显的阶地和黄土台塬。
陕北黄土高原位于北灵山、药王山和黄龙山一线以北,海拔约800~12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数地区覆盖有深厚风成黄土,厚约几十米至百
余米。经长期流水冲刷和其他外营力的剥蚀作用,发育成塬、墚、峁、沟壑
等多种地貌,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见黄土高原)。高原北部长城沿
线,从定边、靖边、横山、榆林至神木一带,多风沙地貌,属毛乌素沙地的
一部分。东西长400 余公里,南北宽80 公里,海拔约1000~1500 米。滩地
地下水丰富,埋藏甚浅,夏季水草丰盛,成为点缀于沙区中的绿洲。
水文 全省河流分属黄河、长江两大水系。前者流域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
的64.5%,后者占35.5%。黄河干流中段纵贯陕、晋边境,大部为峡谷,水
本文标题:陕西省(Shanxi Sheng)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baike/838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baike/8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