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利用数据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
利用表格数据进行分析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这类试题考查的方向非常明确,一是定量计算,二是定性分析。答案来源于比较分析的结果。例如,一些老师认为本卷中7-9题的地理性不强,通过表格便可以得出结论。这充分说明信息在解答表格试题中的意义,学生是在使用内化的能力解题,难与不难在于学生的感觉,试题中涉及了很多地理概念的理解,如果理解不到位,也一定会影响最终判断。像第7题中提到的“生物量”应该指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的总和,植株密度是指灌木或草本植物间的距离,植被分布是指有或者没有分布。第8题则需要明确“此消彼长竞争”的含义,并为第9题的解答提供未来推测的理论依据。
三、深度思考引发知识链条重建
我们对问题的认识是基于对试题信息的整体把握,以及对教材知识的迁移应用。由题图信息引发深度思考,再由深度思考引发知识链条的重建,具有学习意义。在考场上的有限时间内,能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成为衡量试题质量的关键。通过试题,我们可能会建立对问题的新认识,与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冲突,从而引起我们对知识链条的重建,这也是考试带给我们的意义,是试题品质发展了学生的认知,丰富了考试的内涵。
在“区位分析”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帮助学生建立问题分析模板,然后经常提醒学生将其“背下来”,考试时就套用模板,尽量多地答出要点。疏不知,是我们教学的思维太局限,格局太窄,框住了学生的思想,致使学生答题呆板,语言套路一致,书写答案时没有选择,胡乱堆砌,就如冰川沉积物一样,重要的、次要的、长的、短的,杂乱地摆放在一起,没有分选性。原来,是我们教师将学生教“笨”了!由此,证明了教与学的裙带关系。
下面以试卷第37题为例,谈一下如何通过试题进行知识链条重建。
先做一个假设,如果我们一线教师拿到37题的图和前面的试题文字材料,将会如何命题?由于受教材思维的限制,常规命题的思路也许会是这样的:
(1)分析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工业的区位优势?临海位置,有利于磷酸盐产品的外运;有铁路相连,可以运来丰富的原料;油气资源丰富,提供能源动力;经济发达,本地市场广阔。
(2)结合实际谈一下甲地工业发展如何转型?甲地以采掘磷酸盐矿石为主,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一是原料外运,会增加运输成本,因此可以发展磷酸盐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二是磷酸盐矿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需要发掘本地其它优势发展工业。
(3)分析2013年以前甲地或乙地发展磷酸盐工业的环境影响。甲地:挖掘磷酸盐矿石,地表植被遭受破坏,荒漠化更严重,生态环境更脆弱;乙地发展磷酸盐加工工业,污水排放会污染海洋,破坏海洋生态,废气排放会污染大气。
实际命题设问如下: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试题的高明之处一下子显示出来了,原因是高考试题打破了常规,重建了知识线索。第(1)题是从宏观的视角探讨沙特阿拉伯这个国家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因此要突出临海的位置特征、矿产的资源能源特征以及资金雄厚的经济特征,一下子从甲地的“小圈子”跳了出来上升为“国家”层面。第(2)题又从微的视角探讨甲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从所给答案可以看出又照顾了沙特阿拉伯国家的“区域整体特征”,如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第(3)题探讨甲地与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的环境影响,但需要比较谁的污染严重的问题,答题又回落到“沿海与内地”差异的比较。这些无不在帮助我们在打开思域的同时,进行知识链条的重建,实现常规思考的新突破。我们的研究,就是要从高考命题中寻找思考点,然后在课堂上发现知识的生成点,在教与学中求得进步。
本文标题: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地理试题评析(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gaokao/5845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gaokao/58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