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世界经济地理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世界经济地理 > 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就和问题

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就和问题

时间:2011-02-08 17:45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主义体系土崩瓦解,一大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它们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选择什么道路,把本国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也就是说,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毫无疑义,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应该是:(1)适合本国具体国情;(2)顺应国际发展潮流;(3)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效益。40年来的实践表明,世界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所取得的成就是相差很大的,导致这种差异除了历史基础、地理条件、国际环境等客观因素的作用外,与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正确与否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一点现在已为人们普遍接受。

印度作为世寻上第2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经济发展问题历来为世界所注目,印度国内对发展战略问题也十分重视。几十年来,尽管在各个时期因矛盾的焦点不同,侧重点有过一些变化,但发展战略的基本点则是贯彻始终的,用一句话来概括,这就是实施“混合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

所谓实施“混合经济”其实质就是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并扶植大中小型私人资本主义,同时引进外国资本,它形成了今日印度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局面。这些经济成份在整个经济生活中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互为补充的。例如,国家资本主义,即印度所谓的“公营经济”,主要集中于投资大、技术复杂、资金周转期长、利润率低的基础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以及某些重要的金融业上,它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集中在“公营”部门涉足不多的其他工商业上;此外还有遍布城乡、为数众多的中小型私人资本,它输业,以及某些重要的金融业上,它们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集中在“公营”部门涉足不多的其他工商业上;此外还有遍布城乡、为数众多的中小型私人资本,它们分布面广,就业人数多,在国民经济中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显然,与某些经济成份单一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的“混合经济”赋予整个社会以更大的弹性,有利于发掘各阶层的生产潜力,对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是较为适合的。

印度独立以来,一贯重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在历次五年计划中,不仅把大量资金投入工业,而工业投资中70~80%又集中于基础工业,尤其是钢铁及机械工业,仅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1956~1961年)就开工兴建了三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实行这样的发展战略,对于建立本国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显然是必要的;对印度这样的大国来说,这样做更为重要,它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往经济上的殖民地性。有一些中小国家,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集中力量发展某些外向型轻工业或装配型工业,确实能取得很高的经济增长率,这种发展战略对其他国家也确有可借鉴之处。但大国却不能片面追求这种急功近利,而必须高度重视基础工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民经济稳定而健康地发展。当然,在发展重工业和轻工业之间,也有一个合理比例关系,印度在一段时期内,曾有忽视轻工业的倾向,结果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印度这样的国家尤其是这样。但印度政府对此问题的认识却经历了一番曲折。在独立之初,国内饿殍遍野,政府对农业即高度重视。当粮食形势稍有缓和,政府即热衷于工业化而忽略了农业,结果导致饥荒重现,这才对农业重新加以重视。但这种重视是以基本上不触动农村原有的生产关系为前提的,主要着眼于某些技术环节上的改良,因此从总的看来,农业虽有发展,但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农业的落后,又拖了工业的后腿,大大影响了工业化战略的成效。

经济建设的成就  印度独立后所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从总的看来,成效是显著的,使得国家整个经济面貌稳步地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实力有了很大增长。当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根本的性质,致使上述发展战略无论是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有许多地方均不如人意,与其他国家相比,也有不少相形见绌之处。但无论如何,进步和成就是首先应予肯定的,这是其发展战略实践在主导的一面,现概述如下:

表5-17  印度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速度(年平均递增率,%)

 

(1)经济发展速度比过去大大提高,国力显著增强。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人均生产值甚至每况愈下,并曾多次发生席卷广大地区的饥荒。独立后,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这一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工农业生产无论是其总值还是其人均值一般均能保持持续的上升趋势从表5-17可见,独立后40年同独立前45年相比,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提高了2倍,农业则提高了8倍,人均值亦明显增长,这表明长期存在的停滞状况已有所改变。然而,若是同其他一些情况类似的国家作一番横向对比,则印度的发展情况并不理想,速度还是相对缓慢的。在50年代初,印度的国民生产总值高于日本、巴西和中国,而现在已落到了这三个国家后头。中国和印度的对比则更能说明问题,两国各方面情况很相似,印度1947年独立,中国1949年解放,此时印度的经济实力要高于中国;但经过40余年的发展,中国反而显著超过了印度。

(2)经济结构得到改造,初步建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在这方面,同殖民地时期相比,结构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国民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大幅度下降,1950年为59%,1989年为30%,而工业(不包括建筑业)则由11%上升到19%,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开始向工业—农业国转变。不过几十年来,印度农业人口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变动很小,说明经济和人口状况是很不适应的。其次,在工业内部,轻纺工业比重显著下降,由75%以下降至45%左右,重工业则后来居上,占据了优势,这同多数发展中国家是不同的。第三,对外贸易结构也有显著变化,扭转了过去单一输出初级产品和简单制成品的状况,出口种类也大大增加了。如50年代前半期,茶叶、黄麻制品和棉织品这三大类商品在出口总额中即占到55%以上,而1985年仅为12%,出口的重点也逐渐转移到机械、金属制品、服装、珠宝首饰等产品上,加工深度显然比过去增大了。第四,与上述几项变化相应的是国家大大增强了自力更生的能力,工农业产品的自给能力显著提高,粮食过去经常有5~10%要靠进口,现在已基本自给;钢铁过去30~40%要靠

表5-18  中印两国经济发展速度对比(增长倍数)

 

比较时间:有*者为1950~1990年,余为1950~1989年。进口,现在也基本自给了;各种机械设备的进口率亦由70~90%降至10%;即使以往绝大部分依赖进口的石油,目前亦以国产为主了。

(3)教育和科学技术取得巨大进步。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和高、中级科技人员的数量在发展中国家里显著领先,在世界上亦居最前列。本国不仅完全可以解决工农业生产中一般性的技术问题,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亦颇有成就。如果这些智力因素同本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更好地结合起来,印度经济发展的前景无疑是很光明的。但从现状来看,科学技术同生产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也就是说,远没有充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尖端科学同广大城乡十分落后的生产技术同时并存,对比十分鲜明,这方面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存在主要问题  印度独立后采取的发展战略从总的看是符合本国实际的,成效也是明显的,但存在问题也不少,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的种种努力为之减色。这些问题有一些根源于社会制度,尤其是财富分配极不平衡,造成惊人的贫富悬殊。生产力无疑是向前发展了,但贫困仍遍及城乡,迄今生活在官方所定的贫困线以下的居民,在农村占总数一半以上,在城市亦接近40%,其中很多人常年过着半饥饿的生活。显然,仅仅靠发展生产力,是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的。上述存在问题有一些同发展战略本身有关,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农轻重关系处理得仍不够协调,对农业问题经历了重视—忽视—再重视的反复,曾因粮食匮乏造成严重后果。60年代后期以来通过“绿色革命”来促进农业生产,成效虽有,但未触动广大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因此发展不平衡现象相当突出,农业离真正过关尚有不小距离。在工业中,过于偏重重工业的问题也很明显,虽然在“公营”部门中搞了一大批大型项目,但普遍存在着效益低下,开工不足的问题。此外,能源和交通运输仍是突出的薄弱环节。

其次是作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却没有把人口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长期以来,对于人口再生产采取了实际上的放任自流态度,致使独立后全国人口总数在40年中猛增了大约1.4倍,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生产的增长,并将产生长期性的消极影响。

第三是未能积极参预国际大循环。1948年在世界进口和出口贸易总额中的比重曾高达2.74%和2.43%,此后即每况愈下,1990年分别仅为0.66%和0.52%。这与人口占世界的比重16%相比,差之极远。目前印度每年的商品出口额不过仅占国内生产总值7%,不仅明显低于占15%的中国,更低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印度既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积极参预国际大循环无疑将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其生产潜力。鉴于存在以上问题,尤其是面对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现经济萧条、财政危机的严峻形势,1991年7月印度政府对40年来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了大幅度的修改。其核心内容就是改革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的“公营”部门,对之实行部分私有化,亏损企业则予以关停并转,除国防工业外一律向私营企业开放,并大力鼓励外国投资,同时放宽反垄断法,以加速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印度领导人表示:当前经济改革的浪潮席卷世界,“如果印度要生存下去,就不能落在后面”。必须“从根本上转向以南朝鲜和东南亚国家作为指导经济的象征”。上述对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扭转印度经济形势,现在还难以得出结论。


  本文标题: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就和问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ijing/2460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ijing/24604.html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
    欢迎你对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就和问题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印度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就和问题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