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质学基础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质学基础 > 中生代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2)

中生代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2)

时间:2010-07-02 20:26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中生代古地理概况

  早三叠世,全世界基本继承晚古生代末的古地理面貌,变化不大。从中三叠世开始,特别是到晚三叠世,伴随着联合古大陆的分裂,发生了规模宏大的印支运动,使古地理轮廓向着典型的中生代面貌过渡。印支运动影响最大的地区是特提斯海的东段,这可能跟从冈瓦纳大陆分裂出来的伊朗、冈底斯等小板块向北漂移和亚洲板块碰撞相关。印支运动的结果使中国西南部的秦岭地槽、巴颜喀喇-松潘地槽、滇西地槽、缅(甸)马(来西亚)地槽形成世界上大规模的印支褶皱带,导致华北地台与扬子地台的对接和古亚洲大陆的向南增长,使古地理面貌发生重大改变。同时,处于环太平洋带的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北美的科迪勒拉山脉等地,也受到印支运动的一定影响。

  在中生代环太平洋地带是构造运动最强烈的地带。特别是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由于太平洋洋壳板块不断向大陆板块俯冲,引起大陆边缘地带的挤压褶皱、岩浆侵入和喷出活动,以及陆内碰撞、张裂拗陷和挤压推覆等现象,所有这些构造活动即相当于燕山运动。燕山运动的结果,形成环太平洋褶皱带(如北美的内华达山脉、亚洲西伯利亚东部各山脉等)以及环太平洋岛弧和海沟体系。由于大陆活动边缘的增长,导致活动带的向外推移,包括北美东部的海岸山系、日本、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西兰等地,到了新生代即新阿尔卑斯阶段才褶皱隆起。

  在印支和燕山期,因联合古大陆的分裂解体以及特提海的扩大,曾引起侏罗纪特别是白垩纪的巨大规模的海侵,白垩纪特提斯海张开到最大限度,现在的中南欧和中近东的许多国家都淹没在海水之中,但在亚洲东部和中国大部分,除去西南边陲等地区有海侵外,广大地区都是位于海面以上的陆地。

  四、中生代气候和沉积矿产

  三叠纪初气候比较干燥,以后由炎热向温湿转化,气候分带现象很明显。在赤道两侧各有一条宽阔的干旱带,在高纬地带和极区(北极区),存在有潮湿地带。进入侏罗纪,因海侵范围扩大,潮湿气候分布益加广泛,如在北美、北欧、东亚、东北亚和南极洲都形成煤层,是仅次于石炭二叠纪的世界主要聚煤期。白垩纪气候也比较温暖,在北纬40°—90°地带年平均温度为10℃,未见极地冰盖迹象,格陵兰和阿拉斯加等高纬度地区,可以见到温带和亚热带植物化石。地表许多地区植被浓密,形成许多白垩系大煤田。由于大部分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在一些近海及滨海地区形成了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及油页岩矿床。如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波斯湾、北非、前苏联等,形成了许多大油田,在中国松辽平原上也形成上白垩统的大庆油田。但在一些干燥地区的红层中也形成许多有价值的膏盐矿床。

  五、环太平洋内生金属成矿带形成

  在整个中生代,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印支期,许多地方如西藏、北美科迪勒拉、西伯利亚等地区皆有基性、超基性岩侵入。特别是在环太平洋带,燕山期有大量中酸性岩浆侵入和喷发活动,形成种类繁多而丰富的金属矿产,称为太平洋内生金属成矿带。这个金属成矿带是太平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消融导致岩浆和火山活动的必然产物。


  本文标题:中生代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hi/1511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hi/15112.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中生代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中生代全球大地构造和古地理演化(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