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质学基础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地质学基础 > 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

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

时间:2010-07-02 20:29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第二节 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

  一、海西构造阶段地史特征

  在加里东运动中,特别是在早古生代晚期,就揭开了大陆块从浅海广布向陆地转化的序幕。从泥盆纪开始,这种倾向更加明显,海陆形势进一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生物界的演化。晚古生代的,特别是石炭二叠纪的地壳运动,称为海西运动,也称华力西运动。晚古生代可以称为海西构造阶段。海西或华力西是当初因德国的山名而命名的。

  在晚古生代,一方面在那些仍然活动着的地槽中进行着巨厚的沉积,例如在西欧地槽(相当于古地中海地槽的一部分,主要包括从现在法国到波兰一带)中,堆积了总厚度有一万五、六千米的上古生界,其他地槽也大同小异;另一方面在许多地台上继续进行沉积,形成上古生界盖层,例如中国地台上的上古生界大约从一千多米(北方)到三、四千米(南方)厚。由于早古生代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所以下古生界几乎都是海相地层。而晚古生代时,因为陆地扩大了,陆相地层也多起来了;有些地方海陆变化频繁,还形成了海陆交互相的地层。所以,从地层内容来看,上古生界比下古生界要复杂的多。这是第一个特点。

  其次,自古生代特别是晚古生代以来,大陆块不断靠近和聚集,若干大陆块边缘和相邻地槽受到挤压、发生褶皱和隆起上升,形成岛屿和山脉,导致大陆的拼接和扩大,最后形成联合古陆。所以海西构造阶段使陆块从分散趋向集中,这是第二个特点。

  二、联合古陆的形成

  北方各古陆在海西运动以前,都是被活动性很强的地槽所分割。从石炭纪到二叠纪,许多地槽先后褶皱隆起。海西运动远比加里东运动显著而广泛,是造山作用和火山活动广泛分布的时期。西欧地槽、乌拉尔地槽、中亚-蒙古地槽、中国西北各地槽、阿巴拉契亚地槽、塔斯马尼亚地槽等,由于各陆块的碰撞都发生强烈褶皱,并伴随岩浆侵入活动和火山喷发活动。其结果是使原在加里东时期联结在一起的北美古陆和欧洲古陆,因乌拉尔地槽褶皱又和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在一起,形成更加广大的统一的劳亚古陆。劳亚古陆又称北方大陆,指由劳伦古陆(包括加拿大的大部分和格陵兰,名称来源于加拿大的劳伦斯河)与欧亚大陆联合而成的大陆。

  这时,劳亚古陆和南方的冈瓦纳古陆可能局部连结,但为一条古地中海(按现在地理位置相当于从西南欧和非洲北边缘经小亚细亚、喜马拉雅山脉到马来半岛再到印度尼西亚)所分隔,因此形成南北两大古陆互相连结但又南北对峙的统一大陆,这就是联合古大陆(或称泛大陆)。此外,在古陆的周围还环绕着环太平洋地槽。这种南北古陆和两大地槽带的对立形势,就是海西构造阶段结束时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

  三、晚古生代气候和植物分区

  根据沉积物岩相及其分布情况看,泥盆纪已具明显气候分带现象。根据古地磁资料推断,泥盆纪南极位置大约位于现在非洲南部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一带,北极位于亚洲以东的古太平洋中。古赤道正好穿过加拿大北部、北欧和澳大利亚以东的海洋,北美、俄罗斯、中亚等可能处于亚热带、热带干燥气候条件下,有红层和蒸发盐沉积。冈瓦纳古陆的部分地区则处于极地及寒冷气候环境。
  本文标题: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hi/1511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hi/15116.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海西构造阶段世界古地理格局变化及地史特征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