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晚第三纪
一、接近现代的生物界
植物界已基本上由现生属组成,并有大量现生种。和现代不同的是北半球喜暖植物分布范围延伸到更靠北的地方,如西伯利亚生长温带阔叶林,北欧生长热带常绿植物。到上新世末,因气候变冷,喜暖植物南退。因地势和纬度等不同,植物分区从中新世开始明显,在中国至少可以分为华北区、华东沿海区、西北区和西藏高原区。
无脊椎动物,有大量属种是现生属种。早第三纪特别繁盛的海生货币虫类全部绝灭。适应能力较强的双壳类、复足类、介形类继续繁衍。海水中有孔虫、放射虫等非常繁盛。
哺乳动物,大多数早第三纪的特有门类如有袋类、肉齿类,奇蹄目中的雷兽、原始獏、两栖犀、巨犀,偶蹄目中的石炭兽、古猪兽等,均相继绝灭。但另外一些门类如长鼻目,肉食目中的鬣狗科、熊科,奇蹄目中的三趾马、板齿犀、大唇犀,偶蹄目中的猪类,反刍动物中的鹿、羊、长颈鹿,以及啮齿目、兔形目中的大量属种,则发展很快。虽然其中大部分属种后来也都绝灭了。但从科的范畴讲,都已和现代密切相关。
哺乳动物是具有固定体温的胎生动物,这比那些体温随外界变化的卵生动物,具有优越的进一步演化条件。同时,演化系统清楚,运动能力强,扩散快,分布广,多数根据牙齿即可进行鉴定,所以对于地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晚第三纪地史特征
晚第三纪全球海陆分布轮廓已经和现代相似。只是海水所占面积比现在稍大,而陆地面积比现在稍小。古地中海虽然在早古生代末基本消失,但残余海水仍然淹没北非北部、意大利大部、西班牙和法国的南部;法国西部和北欧地区则为大西洋海水所覆盖;北美西海岸南部和墨西哥湾滨海地区也都为海水所占据。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升起后,古地中海逐渐变成封闭的内陆海,其余部分经过多次变化,海水消失,残留下来黑海、里海和咸海。中国大陆则和上述地方相反,当时沿海各海域都是陆地,后来才为海水所侵没。
经过喜马拉雅运动期,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和环太平洋山脉都已形成,并继续隆起,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生物界的分布、迁徙和气候的变化影响甚巨,是地史发展中的一件重要事件。
本文标题:晚第三纪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zhi/1510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zhi/15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