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3)

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3)

时间:2013-07-22 22:07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比较,才能找出区域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属性。例如讲高中地理“矿物与岩石”这一节时,培养学生通过实物的观察,鉴别它们之间的区别。观察力强的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完整而准确,头脑中获得的信息就丰富而深刻。观察力差的学生,虽然看了、听了,然而觉察到的东西却很少,甚至有错误,他的知识往往是浮光掠影式的。“后进生”的普遍特点是观察力薄弱,;因此也就缺乏求知欲。有一年暑假,我带学生到山区开展地质夏令营活动,希望他们能采集几块化石标本,于是学生把主要观察力全集中在找化石上去了。后来我让学生把自己采的各种化石标本进行鉴别真与假,有的学生把岩浆岩表面树枝状薄膜当作苔藓和藻类的印痕,把并非植物的遗休或遗迹看成化石,这说明学生对化石概念没有弄清楚,因此在观察过程中没能区别真化石与假化石,沉积岩与岩浆岩的不同。观察具有一般知觉的特点,同时又具有更大的探索性,与积极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在野外开展地理大课堂活动时,教师必须积极的主动的跟踪学生,捕捉和鼓励他们探索未知的思维活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探索大自然的奥妙产生巨大的兴趣。野外的大自然是客观事物,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但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只反映其中的一部分。人们的知觉具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的特性,把握这些特性,对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是很重要的。李四光教授说得好:对自然界要“观察,实验,分析”。我国卓越科学家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长期而系统地对气候变迁、物候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然后进行分析,获得巨大的科学成果。地理课上观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地图、图表、标本、幻灯、录像、电影、模型和演示等直观教学手段,来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自己训练观察的敏感性,这样才能 培养学生经常注意预料之外的地理事物的心情,勇敢的去探索未知。因为观察同学生的情感、意志等紧密相联,坚持长期观察的锻炼,使学生的观察力获得高度发展,也培养了良好心理品质。

2.重视学生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力是智力结构的储存器。记忆是人把过去感知过、思考过、操作过和体验过的事物印象保存在头脑中,并能在一定的场合下把它们再认出来或回忆起来。一般说来,记忆力是一种有目的的指向性的大脑活动,是保持和再认识、再现以往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能力。记忆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识记,即人对事物形成一种印象。第二阶段——保存,这是把识记过程所得到的印象或信息,保留在大脑中。第三阶段——再认,即当过去感知的事物再一次出现时,便有熟悉之感,确认是以前感知过的。第四阶段——再现和回忆,即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就把贮存在大脑中的印象或信息取出来运用。

对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就其种意义来说,记忆尤为重要。因为限于条件,很多地理知识的传授(例如区域地理)大都是从地图(或地球仪、地理模型)获得。大量地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的位置、地理分布……等等,都需通过读图加以牢记,而后在学生的脑子里形成一幅幅鲜明的地图,只有达到这样的境界,有关这方面的地理知识才能成为学生的知识,才能得心应手地来运用这些知识从事与其有关的问题的研究。这一点是每一个地理工作者和地理教师都熟悉的,毋庸在这里作过多的说明了。有些心理学家指出:学生在学校学习,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说他们在学记忆。学习一门功课,一种技能,能够储存起来,成为一种经验,作为生活、工作的准备,学习才算成功。记忆标志着人类的智能、生命的经验,“千万不要忘记”,就是指此。

教育心理学经过反复实验证明:“无论任何一种未经过复习所固定下来的知识,都是会逐渐忘掉的”。记忆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跟遗忘作斗争的过程。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最能引起大脑神经经常处于兴奋状态,保持旺盛和良好的记忆力。教学方法的好坏,对培养学生的记忆力非常重要。在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他所获得的知识就越巩固。正像一位教育家所说:“注意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不进来。”
  本文标题: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1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