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地理备课资料
当前位置: > 地理教学 > 地理备课资料 > 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10)

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10)

时间:2013-07-22 22:07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4.综合性多维型思维能力

综合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或不同特性、不同方向结合起来。对地理某一区域整体性的事物综合越好,就会对区域地理各部分事物构成分析更深入、更细致。

(五)发展多维型思维的主要途径

(1)冲破“封闭式”的传统式的教学方法,向“开放式”转变,启迪学生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激发他们求知欲望。

(2)由单一追求高考升学率转变到围绕创造型、开拓型人才的培养,把学生从“知识的容器”转变到认知结构上来,发展个性,施展他们的动手、动脑的能力。

(3)改革高考制度和命题形式,不能让考试来抑制学生的思维。在考核中要逐步增加多维型思维的发散量和发散质,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培养成为“创优机智”者。

(4)提高教师的地理素质水平,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地理科技活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三、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灵感

灵感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灵感也是人脑对各种现实的反映,是人脑的机能。灵感是突发式的急剧飞跃,它一旦触发,就如突然加了催化剂一样,使感性材料迅速升华为理性认识。灵感打破了人的常规思路,为了人类创造思维活动突然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爱因斯坦说:“我相信直觉和灵感。”钱学森说:“我认为这就是现在也不能以为思维就是逻辑思维和形象这两类,还有这一样可称为灵感,也就是人在科学或文艺创作中的高潮,突然出现的,瞬息即逝的短暂思维过程。”灵感是发生在认识高级阶段的心理感应,是世界最高级、最复杂的物质形态,人脑最美妙的升华物。

(一)学生中灵感的特点

1.灵感始于致力于开拓型和创造性

参加不同兴趣地理小组的学生,他们的灵感不时在活动中闪光。例如地质小组一个学生在探讨“中国板块构造”时,灵机一想,突然将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拼在一起,辽东半岛正好插到莱州湾,山东半岛正好插在北黄海,基本上相吻合,他认为过去地质时期可能是连结在一起的。这种直觉判断思维是通过学习板块构造学说的触发直接领悟,理智之光对地理事物本质的觉察,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逻辑是证明的工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

2.灵感发生是突发的、飞跃式的

灵感的出现是人创造能力的飞跃。灵感是在出其不意的刹那间出现的,正如钱学森所说:“我们所说的灵感,实际上是人的观 察、体验在头脑中的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天文小组一位女学生,翻阅了大量天文书刊,冥思苦想,她的智力活动已经达到白热化状态,处于高度的受激状态,反复联想,智力超出了一般思维机制,写出“白洞与黑洞”的小论文。爱迪生说得好:“天才,那就是一分灵感,加上九十九分汗水。”

3.灵感是兴趣激素刺激下产生的

灵感不是在精神委靡,心情沮丧的状况下产生的。杨振宁说得好:“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灵感是经常在精神状态良好,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而兴趣活跃的时候产生的。

4.灵感是不受意识控制的非自觉性

自觉的循轨思维和越轨思维,其认识过程的发生和进行都是受人的自觉意志控制的,都是一种自觉的随意活动。人的随意行为的大脑控制机构能对自觉思维活动发号施令,可对突发性的灵感活动却无可奈何。我带学生去青岛、烟台开展地质、地貌夏令营活动,在芝罘岛上观察地貌时,有一位学生说:“海蚀柱、海蚀洞、陆连岛都和大连海岸地貌相似,都是上升海岸,与温州地区显然不同。”我问他根据什么?他回答说:是“水动”和“地动”共同发育结果造成的。虽然回答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但有它的地理科学性。

5.灵感是多功能因素的综合性

钱学森说:“灵感是综合性的。人脑的综合是非常重要的。”灵感激发系统的心理机制正植根于人脑的综合功能之中。地质夏令营在杭州进行考察时,我们让学生把所有的溶洞都进行高程测量,最后让学生作出综合性结论。结果一位学生很快地说:“这是多次地壳运动的抬升,特别是新构造运动。”这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过程的跳跃,表现为各种因素的综合。
  本文标题: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10)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jx/beike/421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jx/beike/4213.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10)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四十五年地理教学的探索(10)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