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 :是指受一定社会(或阶段)的委托,以培养人为职责的专门教育工作者。
2.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
1) 培养高级专业人才 , 即教书育人 ; 2) 开展科学研究 ,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 ;
3) 为社会服务 , 运用掌握创造的科研成果直接为社会服务。
3. 高校教师的劳动特点 :
1) 具有复杂性和创造性 ; 2) 具有连续性和广延性 ; 3) 具有长期性和间接性 ;
4) 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 5) 具有群体性和个体性 .
4. 教师劳动创造性主要表现在 :
1) 因材施教 ; 2) 不断创新 3) 有教育机智。
5. 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 :
1) 崇高的思想品德 ; 2) 合理的知识结构 ; 3) 合理的能力结构。
6. 高校教师知识结构的构成 :
1) 精深的专业知识 ; 2) 广博的文化知识 ; 3)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 4) 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7. 教师能力一般包括 :
1) 组织教育教学能力 ; 2) 科学研究能力 ; 3) 语言表达能力 ; 4) 组织管理能力 ; 5) 自我调控能力。
8. 教学过程 : 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 , 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发展智力总体 , 并形成一定社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过程。
9. 教学过程的实质 :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认识发展过程。
10. 教学过程的本质 ( 基本特点 ):
1)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特殊认识过程 ; 2)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的发展过程 ;
3) 教学过程是学生受教育过程 ; 4)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过程。
11.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1) 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 ; 2) 传授知识与智能培养相统一规律 ;
3)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 4)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规律。
12. 在教学过程中 , 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分为 :
1) 心理准备阶段; 2) 感知教材阶段 ; 3) 理解教材阶段 ; 4) 巩固知识阶段 ; 5) 运用知识形成智能阶段。
13. 课程计划 : 亦称教学计划 , 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种类学校 ( 专业 ) 的教育任务、培养目标 , 由国家或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学校 ( 专业 ) 教育教学整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14. 课程计划的结构:
1) 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 ; 2) 课程设置 ; 3) 课程开设顺序 ; 4) 教学时数 ; 5) 主要教学活动 ;
6) 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15. 制定课程计划的基本原则 :
1) 教学为主 , 全面安排 ; 2) 相互衔接 , 相对完整 ; 3) 突出重点 , 注意联系 ; 4) 稳定统一 , 相对灵活。
16. 学科课程标准 ( 教学大纲 ) : 是指根据教学计划 ( 课程计划 ) 以纲要形式编写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安排的指导性文件。
17. 编制学科课程标准 ( 教学大纲 ) 的原则 :
1) 科学性与思想性前沿性相统一 ; 2) 理论联系实际 ; 3) 稳定性和时代性相结合 ;
4) 要有系统性和可接受性。
18. 编写高校教材的注意事项 :
1) 要保证教材的规格性和适用性 ; 2) 要保证教材的先进性和前沿性 ; 3) 要保证教材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
4) 要保证教材的启发性和创建性 ; 5) 要保证教材的生动性和可读性 ; 6) 要保证教材的统筹性和平衡性 ;
19.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1) 备课 ; 2) 上课 ; 3) 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 4) 课外辅导 ; 5) 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20. 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 :
1) 教学目的明确 ; 2) 教学内容正确 ; 3) 教学结构合理 ; 4) 教学方法适当 ; 5) 教学语言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