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发现这个石灰岩溶洞的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白行简和元稹。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升任忠州刺史,元稹由通州司马调任虢州长史。第二年,白居易赴任时与其弟白行简同行。途中与元稹巧遇于夷陵(今宜昌)。在互相送别中,船停靠在西陵峡东口下牢溪。他们三人在长江岸壁上发现了这个风光绮丽的“胜境”。他们同游洞中,酒酣兴浓,各赋诗一首,并由白居易作《三游洞序》,写在洞壁上。三游洞因此而得名。人称这次聚游为“前三游”。
240年后,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从四川家乡到京师汴梁应试,途经夷陵,慕名游三游洞,也各题一首,人称“后三游”。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黄庭坚、陆游等人也曾到这里游览,留下了吟咏三游洞的诗篇。如今洞中还保留有宋代以来壁刻、碑刻56件。
三游洞口藤蔓悬垂,犹如珠帘。洞室开阔,深约30米,宽20米,高6米多。洞中岩石起伏,千姿百态。有3根垂直平行横列的钟乳石柱,将洞隔成前后相通的两个洞室。前室明旷,后室幽奥。洞壁上有用楷、隶、行、草各种字体写成的诗文题记。在洞室右侧,还有个耳洞,人可匍匐出洞,可谓别有洞天。后室顶部有块圆形石,以石敲击,声如钟鸣;石子落地,又如鼓响,故有“天钟地鼓”之说。在洞深处,还有元稹、白居易、白行简三人的塑像。
在三游洞周围,还有至喜亭、张飞擂鼓台、陆游泉、观峡洞、峡口长廊等名胜古迹。至喜亭建于宋代。此亭名曰至喜,表达了胜利通过三峡的船民们的喜悦心情。站在至喜亭上,可远眺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雄姿,还可俯瞰长江和下牢溪景色。
陆游泉在三游洞下,是一口正方形小潭,长宽约1.5米,深近1米。潭水清澈见底,四季恒温,被称为“琼浆玉液”。宋代诗人陆游来此游览时,曾在此潭取水蒸茶,并赋诗一首,写在石壁上,故名“陆游泉”。
在三游洞山顶南侧,有一巨大圆形石峰耸立在大江之滨,突出水面数十米。这就是三国遗迹“张飞擂鼓台”。
本文标题:三游洞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zgly/hubei/76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zgly/hubei/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