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在教学之余,阅读了马忠林教授的《数学教学论》、林崇德老师的《中学数学教学心理学》、任樟辉教授的《数学思维论》,翻阅了学校阅览室的大部分的数学杂志,受益颇深,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以求共勉:
一、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做人,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主流。以前也经常听到这方面的报告,但对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认识上,通过阅读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和研究一些优质课例,才加深了对上述教育思想的认识。才能真正理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大意义。
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通过阅读教学理论方面的书籍,能了解当前国内外教学研究的有关信息和动态,在哪些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有哪些新理论、新思想、新观念、新经验。能了解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水平,以及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途径。能了解各学科的性质、作用和目的要求,教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及各种课型的教学设计及教学策略。能了解各种现代教学方法的特点,具体的操作步骤及其局限性。能了解各种思维方法的来源、用途及其它有关的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无疑会对我们的工作将起到不可抵估的作用。
三、能促进自身教学素质的提高。回忆二十年来的教学工作,在对教材的把握方面,教学方法的运用方面及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基本上是沿着别人的路走下来的,很少有自己的东西。通过阅读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对教材的分析有了自己的观点,课堂上也基本上能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教了几年高三,也只注重了对知识方法的挖掘、归类、整理。如何教会学生思考,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也一直是个未知数。通过读书,理清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了解了思维的六大品质及其培养途径。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调动其它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重大意义。了解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总体方向及落实的具体原则,并打算在以后的工作中去逐步落实。
四、为撰写教学论文提供了理论依据。自工作以来,我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数学》、《数学教学通讯》、《数学教与学》、《数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几十篇,而至今还有17篇论文未能见诸报端。每篇文章写出来后,总感觉良好,每当收到退稿信时,总报怨编缉们不识货。十一放假,把那17篇文章又重读了一遍,才发现其中有些论文观点陈旧,有些论文缺乏理论依据,有些缺乏实用价值。为什么原来没有这些感觉呢?这恐怕是读书所起的作用吧!所以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必须在工作之余,尽可能博览群书。否则,自己苦心研究的东西,别人已经解决或者自己的观点已经过时,再无实用价值。
工作之余,读点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既能提高生活的质量,又能促进自身的工作,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