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中旬以来,市连续出现强降雨,造成大范围的洪涝灾害,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档案的安全。为此,市局以及各县(区)局高度重视,及时成立汛期档案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各县(区)、乡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摸排实际情况,并采取有力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灾对档案造成的损失,确保档案保管安全。现将我市汛期档案安全情况报告如下:
一、档案受水淹浸损害情况
近几年来,在省档案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市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档案工作一年一个新台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进入汛期以来,全市档案干部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档案安全度汛的工作中去,抢救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珍贵档案。但是,在百年一遇的大水灾面前,资金紧张、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等问题,依然严重制约着档案部门应对危机的能力。、、、东乡、、等6县(区)的档案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广昌、南丰、资溪、金溪、黎川等5县未有档案损毁报告。
一是个别县(区)档案馆档案受损。由于连降暴雨,地势低洼,导致区档案馆二分馆水淹达30至50厘米,虽经档案干部连夜涉水奋力抢救,仍有区纪委全宗内惩戒案件档案701卷(册),目录73册受水淹。档案时间多为上世纪60-70年代,少数为80年代。其中经过进一步抢救可基本恢复原貌的档案约有400卷(册),可部分恢复档案内容的约有260卷(册),已近完全损毁难以抢救的档案约有40卷(册)。县档案馆系70年代建设的预制块结构,各库房均发生渗漏现象,柜内档案有30余卷遭受浸湿。
二是少数机关事业单位档案受损。东乡县在此次水灾之中县城被淹,水深达1.5米,该县水务局因地势低,1979年—1981年共9卷以及2005年—2007年的所有档案资料,未能及时转移而被淹。县镇派出所400余卷档案中共有300余卷没来得及转移,全部浸泡在水中。
三是乡镇及村委会档案室受损严重。乡镇及农村档案室因其设备简陋,在此次水灾之中成为重灾区。县、、乡(镇)档案室170余卷档案受到淹浸;县镇档案室有两组木质档案箱被雨水渗透进水,约有20多卷档案被渗湿;县共有2个乡镇墙面发生渗水现象。而县镇村由于地势低、离河近,洪水急而猛,以致不到10分钟水深达2米多,该村委会档案室有一部分档案被洪水冲走,从淤泥中抢救出来的100多卷档案,内容涉及山林证、退耕还林、户籍、合同、村委会选举、低保、土地证等,所有档案柜、档案盒均被损坏。
二、组织抢救档案情况
在档案受到淹浸损害之后,市档案局、各县(区)档案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单位积极组织了档案抢救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市档案局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防汛抗洪档案安全保管工作的紧急通知》,明确要求各县(区)档案局要成立汛期档案安全保管领导小组,一把手负总责。对综合档案馆、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档案保管状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排,发现危及档案安全保管的情况,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向党委、政府报告,同时报告上级档案部门。在接到省档案局下发的紧急通知后,又将其进行了转发。市档案局领导及干部分批前往各受灾县(区),实地摸排查看受灾情况,并具体指导开展档案抢救工作。
面对严峻灾情,区档案局第一时间组织了所有干部投入到抢救工作中,奋力将尚未浸水的2000多卷(册)档案及时抢运往高处,已浸水的案件档案也及时抢运到高处进行晾干水份。县档案局也对浸湿的档案进行了专门的安全处理。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发生的档案浸淹问题,东乡、县档案局上门服务,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办法进行补救,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各乡镇及村委会在当地档案部门的技术指导下,落实专人负责档案抢救修复工作。
三、档案受损事件的反思及建议
此次档案受损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我市连降暴雨,内涝迅猛,实有不可抗力的因素。然而,根本原因在于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应对危机的能力差。通过这次事件,需要我们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认真吸取教训。为此,我们建议省档案局继续加大对我市档案资金投入的支持力度,不断强化市、县(区)、乡镇、村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深知,遭遇困难进而战胜困难的过程,正是锻炼队伍、提高能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过程。痛定思痛,我们不会因困难而止步,而会在吸取教训中前行,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不断促进市档案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