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把爱带回家
为了进一步加强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进而为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本学期我和其他几位教师对2010级任教班级中的4名学生进行了家访,感受颇深。
说实话,原本对家访这件事我是不以为然的,但是走访完第一个孩子的单亲家庭后,我的看法立即转变了。因为家长的热情与真诚很令我们感动,我发现家访的确能够加强家长、老师之间的信任。一方面通过向学生家长讲述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成果等基本情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解决了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困惑,这就增强了家长的责任意识和信任度,使家长也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更有信心地和学校携手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多棱角地认识学生,最主要是了解了很多在学校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从而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结合几次家访我发现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
1.有两个家庭中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管教,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老人的宠爱,使得孩子在生活和行为习惯上较为放松,不思进取,令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2.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有的家长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令孩子养成了骄纵的心态,在言论、态度、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挑三拣四、爱耍脾气等不良行为,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当我们在家访中交谈起这个问题时,家长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又走入另一个误区:希望一下子能解决问题,企图一劳永逸。
3.个别家庭教育环境未能与学校教育环境协调一致。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严与慈差距太大,导致孩子无所适从,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
当然,家访后也留给我更多的思考:
1.如果能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就能加强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学生的个性与想法,进而加强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家访使我们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学校的“爱心工程”让我们我怨无悔,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工作。
3.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之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科任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
4.家访也给我们教师的职业操守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五十分之一,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被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5.家访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总之,我认为家访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方式。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才可以教育孩子。爱,是通往成功教育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通过家访与孩子、家长及时沟通,把“爱”延续开来,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孩子,用更加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同时也能使我们用期待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一次感受,或许能改变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