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班级管理
当前位置: > 范文大全 > 班级管理 > 当今家庭教育的策略性转变(2)

当今家庭教育的策略性转变(2)

时间:2014-02-18 16:14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小凡以613分的中考高分考入了我校高中部,免试进入实验班,从小学至今,班长、团支书、升旗手一直是妈妈的骄傲。乖巧的小凡从来听任妈妈的摆布,作息时间、课外辅导、兴趣班、家庭作业甚至交什么朋友都由妈妈一手操办,偶尔也有想自己做主产生对抗的情绪,可妈妈信奉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她认为613分的高分正是高压政策的硕果。实验班的课程是艰辛而充满挑战的,一次的数学考试不及格,物理竞赛又接连落榜,母亲的打骂、责备使她从未有过的沮丧和烦躁,幸好邻桌的睿经常帮助他,真挚的友谊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就在运动会结束后的那天下午,他们谈笑风生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撞上了妈妈,不由分说当众给了她一个巴掌、破口大骂。这一巴掌打碎了她的自尊心,也打断了她对妈妈的爱,小凡愤然离家出走,当我费劲周折找到小凡时,任凭我怎样的说服,她的脸上写着的只有恨。而小凡的妈妈还固守着“打是疼,骂是爱”,絮叨着她是如何的爱她的女儿。那一刹那,我猛然间想起了作家王海翎的一句话:“爱是需要一种能力的,要能够让你爱的人爱你,那就要深深地去打动你的爱人。”怎样去打动?打、骂就能打动?
        这是失败家教的典型事例,他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就是“管束型家庭”严重违背少年期学生的成长规律,严重挫伤孩子的成人感和自我意识,严重损害子女的自尊心、自信心。因此,这种家教是失败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近几年来,学生自杀、自残、学生杀父伤母的惨剧屡屡发生,就是明证。
二、由权威型向平等型转变
        少年期学生心理具有两对矛盾:一是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的矛盾。二是独特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1.独特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少年思维能力在增强,实践范围在扩大,要求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摆脱父母的羁绊而独立自主地生活。他们对老师家长的话不仅不太听进去,有时会提出批评意见,甚至有意无意地顶撞老师、父母,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以及矛盾冲突也就因此而起。然而他们毕竟不是成人,在心理上有的时候仍然摆脱不了孩子习惯的幼稚行为,有好多地方仍然要依赖父母和老师。
        2.闭锁性与渴求理解的矛盾
少年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坦率纯真,他们感到自己是成人,要表现出一种自尊。对很多问题不再像儿童那样无所顾忌地刨根问底,他们有话不想对人说,把话埋在心底里,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开始锁上自己的抽屉,日记不再是练习写作,可以随便公之于众。一句话,他们希望有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呈现闭锁性特点。但他们在封闭自己的同时,又如饥似渴地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特别是老师和父母这些生活中最接近的人的理解。
传统观念上的父母长辈、教师对子女、学生都具有权威性,要求绝对服从,但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个年龄的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孩子强烈地要求人格的平等。家长在一些行动上往往存在不平等,如家长要孩子信守诺言,而自己却可以不把自己说过的话摆在心上;要求孩子诚实,“坦白从宽,”却在孩子面前说谎。这些不经意的小节都将成为子女与家长沟通的一道道心灵的鸿沟。向子女敞开一个真实的自己,甚至承认一个错误都是非常可贵,也是必要的。因此,新世纪的家长面对少年期特殊阶段的孩子。只有及时的转变“至高无上”的观念,在平等坦诚中及时领悟孩子的体验和情绪,在与孩子分享快乐、痛苦与烦恼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才有了真正的内心接触,才能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而这一切,才意味着家庭教育的开始。
        学生家长黄沉毅在《父母也是孩子的老师》一文中谈家庭教育,特别是关于学习问题有一些成功的体验: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当今家庭教育的策略性转变(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当今家庭教育的策略性转变(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