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全新世的环境演变
近一万年来的环境演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互为因果,融为一体。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来说,这一万年来的环境演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全新世时期对引起环境演变具有全局性意义的自然因素首先是气候的波动。末期冰期极盛期以后,全球气候变暖,海面急剧上升,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至中全新世(约距今8000—5000年)前后,气温、降水和海面上升均达到顶点,自然植被带向北推移,土壤的成土作用增强。
近年的研究分析资料表明,中全新世存在一个相对于现今的高温气候适宜期。根据沉积、孢粉和古生物及其他考古资料分析,当时我国东部年平均气温普遍较现代高2—4℃。冬季1月平均气温高于现代3—5℃。当时竹类大量分布于黄河流域,西安半坡村遗址的动物遗骸中的食竹笋、竹根为生的竹鼠,山东历城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炭化竹节,河南浙川下王冈遗址发现大量竹炭灰,都是证明。此外,各地降水量也有不同幅度增大。黄土高原年降水量比现今约多100mm。京津地区的沉积孢粉分析也说明降水较今多100mm,长江流域年降水比今多200mm以上,相当于东部季风带北移了若干纬度。
蒙新地区和青藏高原当时的气候也略偏暖偏湿。青海湖海晏湾东北部湖相沉积中的紫果云杉树干,14C测年为距今650O年,估计当时温度比今高3-4℃,降水比今多150mm左右。据分析当时天山山麓气温比今高3℃左右。
中全新世气候适宜期间,夏季风影响范围可能比今向西向北扩张。末次盛冰期间夏季极锋位置约在黄河中游地区,而在气候适宜期极锋位置曾北进到北纬45°以北。现代夏季风影响的北界约比气候适宜期偏南5个纬度左右,长江、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偏少100毫米左右。
公元前1400—1100年殷商首都河南安阳也有竹鼠遗骸,并见水牛、象和獏。表明当时气候较现代湿热。据对甲骨文的研究,当时安阳一带水稻下种约在阳历3月,比现代早一个月。气候适宜期约至距今3000年前结束。
约自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后1400年,我国气温属寒暖交替时期。
1)公元前1100年至公元前850年左右是第一冷期《竹书纪年》中有周孝王七年(公元前903年)“江汉俱冰”的记载。
2)春秋、战国、秦初西汉,约在公元初结束,历时八九百年为一暖期,山东一带粮食作物年可两熟,生长期比现在长。《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了西汉时代“蜀、汉、江陵干树桔,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都比现代这些作物分布遍北。
3)公元初到公元600年前后,出现第二个冷期,经历东汉、三国和晋南北朝时代。公元225年曾有淮河封冻可行车马的记载。表明气温低于现在。
4)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到北宋是第三个暖期。公元八世纪和九世纪初,西安有种植柑桔结实的记载。
5)公元10世纪后期到12世纪末,进入第三冷期,降温幅度大,苏州运河经常封冻,影响航行,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冰封,强烈的冷气流使福州的荔枝两次(1110年、1178年)全部死亡。
6)宋末至元代中期(公元1200-1300年)气温稍有回升,根据物候记载,当时温度与现代相当,虽可相对地称为第四暖期,但与前三个暖期在温暖程度和历时方面都不能比拟。
7)14世纪后至20世纪初,我国经历了600年的寒冷时期,其间虽有气候波动,但在升温时期,其年平均气温也都低于现代水平。特别是16世纪初、17世纪末及19世纪中期为三个冷期,在此期间,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多次封冻,17世纪苏北沿海多次冰封,冰封界限南达北纬33°。据《海州志》“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东海冰,舟楫不通”,光绪十八年(1892—1893年),冬季严寒,“杭州钱塘江冰如平地”。同年,广州全境大雪,积雪几寸到二尺,台山瀑布结冰。
中国近500年来的寒冷期,相当于世界气候上的小冰期。小冰期是一次全球性的现象,世界各地普遍出现了降温和冰进。根据竺可桢的研究,我国东部在17世纪中期达到极冷,当时北京的冬季温度比现代低2℃左右,长江中下游可能低0.5℃左右,对新疆哈密、阿克苏等地树木年轮分析表明:16—18世纪基本上是一个寒冷时期,当时年平均气温低于今2℃左右。青藏高原也在17世纪达到极冷,年平均气温低于今约1℃左右。上述情况说明我国在17世纪中期前后达到极冷,年平均气温低于今约1—2℃左右。这个量值与欧洲等较高纬度的变化幅度相比是偏小的,北大西洋水面温度在17世纪比现在低5℃左右。
本文标题:我国全新世的环境演变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zhongzi/24122.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zhongzi/24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