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文化地理学导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文化地理学导论 > 人口景观(2)

人口景观(2)

时间:2010-01-29 02:13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在欧洲一些原来的密集式的村庄,由于土地破碎,每户拥有的土地分散块多,不利耕作。为此,政府调整分散地块,实行合并,以利于改善耕作条件。这样,每户农民的地块数目减少,土地比较集中。为减少从农舍到农田之间的往返距离,象丹麦、瑞典等国家,在上个世纪就有意识地鼓励农民从村子里搬到其土地附近居住。这种孤立的村落虽便于提高劳动效率,但由于失去了与原来的密集型村庄中形成的社会生活的联系,也带来某些不便。在工业化国家,随着机械化的发展,更加促进这种独家经营式的农场,农村的聚落出现分散与变小的趋势。

  使农村聚落分散的条件,根据以上情况,大体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农村地区比较安宁,这样农民就不需要为求得安全而牺牲经营与管理上的效益;其次是农民家庭彼此间没有血缘上、宗教上或其他方面的联系;第三是土地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土地集中分布在住地周围,相连成片,第四,在建立农庄时没有其他条件的限制,如用水容易,排水方便。

  (三)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那些既不属于密集型农村聚落,又不属于分散型农村聚落,而兼具有这两方面特征,居于中间状态的农村聚落,可称为半聚集型农村聚落。

  这种类型中,最为普遍的是小村庄,这种村庄的户数不多,各家彼此排列得也不太靠近。这类村子的户数多的不超过十几户或二十户,少的不过三五户人家。这类农村有的是受自然条件限制,有的则受社会原因的制约。例如,在山区,耕地面积不但少,而且比较分散,有的地方甚至供水受到限制。由于这种原因,村子就不可能大。另外,如在新开发的地区,由于人口少,土地比较辽阔,村子也很小。可以把这种小村落看作是它正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另一类型是几个居民点,彼此相距较近,但并不相连,同时共有一个名称,而且属于同一个行政管理单位。这可以称作松散不规则的村落。造成这松散的原因往往与村中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如宗族、宗教、习俗、历史等的不同,彼此不愿住在一起。例如,在印度农村中,“不可接触的”阶层的人就是由于历史上形成的种姓制度,使他们无法与其他阶层的人居住在一起,所以这阶层的人多住在分离的小聚落中。

  在半聚集型农村聚落中,还有一种类型,可以称为长条型农村聚落。这种类型的农村是沿着一条交通线排列的。交通线可能是水道,也可能是旱路。两边排列的农舍,虽然在外形上有些像街道式农村聚落,但两者不同之处在于,左右的农舍,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这种松散的长条型村落有时可延伸好几英里。这种松散式分布的聚落在法国的农村中很多,成为法国农村聚落的特征。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和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这些法国人的后裔居住的地区,农村就是这种类型的聚落,农舍沿着圣劳伦斯河和密西西比河岸延伸,而农田地块的延伸方向与河流的流向垂直,向两边一直延伸出去。在距河的两边一定距离建一条与河流平行的道路,在道路的两边又形成第二个长条带型村落。如果地形条件许可,就会形成与河流平行的若干个长条型村落。这种类型的农村与法国的土地继承习俗有关,因为遗产中的土地在诸儿子间均分,所以长条的土地就分成相等的地段。这样,村落就由若干几个条带构成。


  本文标题:人口景观(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wendao/754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wendao/7548.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人口景观(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人口景观(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文化地理学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