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柱状结构:结构体与棱柱状结构相似,但具有圆顶,常出现于半干旱地带含粉砂较多的底土层和碱土的心土层。
4)角块状结构:结构体沿长、阔、高三轴平均发展,呈不规则的六面体块,表面平滑、棱角明显、尖削,多出现于中等质地和细密质地土壤的中、下层。其形成和发育与土壤排水、通气性和植物根的穿插作用有关。
5)团块状结构:结构体与块状结构相似,表面平滑而浑圆,棱边不明显,所以又称棱角不明显的块状(subangular block)。
6)粒状结构:结构体长、阔、高大致相等,形似球状,直径一般0.25—10毫米,球体疏松排列在一起,一经筛动,即可互相分开。湿时,结构体间空隙不象块状结构那样因膨胀而闭塞。这种结构多出现于土壤表层,易受耕作影响,在肥沃土壤中数量尤多。
7)团粒状结构:结构体与粒状结构相似,但团聚体特别多孔隙。
此外,尚有单粒、海绵状、蜂窝状、桥状、网纹状、楔状等等结构。一个土壤剖面可以是单一结构型,但更常见的是二种以上结构并存,通常是土壤表层呈团块状或粒状,中、下层呈块状、柱状或棱柱状,而片状和其他结构则常出现于特定土壤中。
2.土壤结构的形成 土壤结构的形成必须具有胶结物质和成型的外力推动作用。
1)土壤结构形成的胶结物质及其作用:土壤结构形成的胶结物质主要有:有机胶体物质与无机胶体物质。有机胶体物质主要是土壤腐殖质、土壤微生物的菌丝体和粘液等。无机胶体物质主要有粘粒、铁铝氢氧化物,硅酸凝胶。此外,还有石灰质等化合物。
(1)无机胶体的凝聚作用 土壤中的无机胶体通常是带负电荷的,当它遇到土壤中带正电荷的二、三价阳离子(钙、镁、铁、铝)时,则发生胶体的凝聚,形成初生的微团粒;带正电荷的胶粒,如铁、铝的胶体化合物与带负电荷的二氧化硅和腐殖质的胶体化合物,也可以相互凝聚而形成微团粒。初生的微团粒又互相吸引,形成二级、三级以及更多级的微团粒,然后进一步结合成中团粒和大团粒,即形成团粒结构。
(2)土壤有机胶体的胶结作用 土壤有机胶体的胶结物质种类虽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具胶结作用的腐殖质。腐殖质中的胡敏酸缩合和聚合程度较高,分子量大,与钙离子结合生成不可逆的凝胶,胡敏酸在带相反电荷的有机胶体的作用下,或在冰冻影响下,也发生不可逆的凝聚,因此,它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的重要胶结剂。关于腐殖质胶结作用的机制,有许多解释。前苏联土壤学家丘林(И.В.Тюлин)认为,其有机和无机胶体结合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钙离子键桥直接联结起来,但这种联结不很牢固,可用氯化钠将其拆开;另一种是通过粘粒表面上的铁、铝氧化物的分子或离子作为吸附有机胶体的“焊接剂”,把两者联结起来,而这种联结比较牢固,不能用氯化钠拆开,只有用稀碱液处理或研磨才能分散。由于胡敏酸的解离度较小,其羧基端带阳电性,表面带阴电荷的粘粒能使胡敏酸的阳性一端,定向排列成胶膜,经过脱水可将粘粒结成稳定的团粒结构。
2)土壤结构成型的外力作用:土壤结构的形成,除依靠胶结物质的作用外,还需要外力的推动,主要的外力推动作用有下列几种:
(1)生物的作用 生物作用中,植物根系是成型动力中最重要的作用,植物根群除供给有机质外,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对土体进行分割和挤压作用,促使土体形成破碎的结构体。草本植物的根系以须根为多,其穿插挤压、粉碎土体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根系分泌物及其死亡后分解形成的腐殖质,又能胶结土粒形成团粒结构。此外,土壤中的掘土动物,如蚯蚓、鼠类等的活动,也会破碎土体形成土壤结构体,而且蚯蚓的排泄物也是一种团粒结构。
(2)干湿交替作用 当土壤潮湿发生膨胀时,对土体产生挤压力,当土壤变干时又会发生干缩,使土体沿粘结力弱的部位裂开,干湿交替反复进行,使土体破碎成为许多大小不等的结构单元。
(3)冻融交替作用 土壤孔隙内的水分,因结冰而体积增大,对周围的土壤产生压力使其崩裂;当冰融化时,这类压力又减小,土壤就会沿裂痕散碎。冻融交替不断进行,使土壤酥散成许多大小不等的结构体,以利于团粒结构的形成。
(4)耕作的作用 适宜的耕作如耙地、锄地、碎土、镇压碎土、平整地面等,均有利于形成一定的土壤结构。
在自然界中,土壤结构的形成是普遍的。但是任何过程都有它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有它的破坏消失的过程,在一定的条件下,团粒结构就会破坏以致消失,如雨水冲击作用,微生物对腐殖质的分解以及农具、牲畜对土壤的压力等。
3.土壤结构的肥力意义 土壤结构的本身并不等于土壤肥力,它只是土壤肥力的调节器,具有结构的土壤,其中一部分土粒紧密排列成团,具有水稳性,遇水不易分散,团粒之间存在适当比例大小的孔隙,因此,它能体现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状况。
在有团粒结构的土壤中,团粒内部充满着毛管孔隙,而在团粒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非毛管孔隙,当降雨或灌溉时,水分经过非毛管孔隙顺利地渗入土体,被毛管吸力吸入团粒内部,使其保存不致流失;当水量过多时,多余的水分可以随着非毛管孔隙渗入下层,让位给空气。在晴、旱时节,土壤水分靠团粒间毛管向上移动、蒸发,从而减少水分蒸发量,由于水气协调,相应地使热量也得到了较好的调节。
在团粒结构土壤中,水、气、热协调的同时,对土壤养分的调节释放亦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团粒结构的表面通气性强,好气微生物活动旺盛,养分易于分解,使养分不断供植物吸收利用;团粒内部水分多空气少,嫌气微生物活动为主,养分分解缓慢,有利于养分的贮存,所以保肥与供肥的情况比较理想。
此外,由于团粒结构土壤中,团粒之间接触点小,粘结性较弱,耕作性能也较好。由于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够比较好地协调水、肥、热的状况,而且耕性良好,因此,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高的一种表征。
创造和提高土壤结构的质量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增产措施。改善土壤结构的途径和措施很多,主要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多施有机肥料,合理耕作和合理轮作,间作,套作或施加土壤结构改良剂,如糊精(dextran)、聚丙烯酸钠、聚丙烯腈胡敏酸钠制剂等。
(三)土壤的一般物理性
土壤的一般物理性,这里是指土壤的比重、容重和土壤孔隙性。土壤的孔隙性决定于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土壤结构等,孔隙性良好的土壤能够很好协调水、气、热和养分的状况,有利于土壤肥力的发挥和作物的生长发育,调节土壤的孔隙性是土壤耕作管理的项目之一。
1.土壤的比重 单位体积固体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称为土壤的比重(specific weight of soil)(真比重)。
土壤比重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固相组成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土壤矿物的比重,如石英为2.60—2.70,长石2.57—2.76,云母2.7—3.1,赤铁矿4.9—5.3,土壤中常见矿物质的比重多在2.6以上,而干燥未分解的有机质比重只有0.2—0.5,腐殖质比重为1.3—1.4,所以有机质多的土壤比重小,轻质矿物质多的土壤比重也小,一般土壤的比重在2.4(黑土)到2.7(红壤)之间,在同一土壤中,表层含腐殖质较多,所以其比重常小于其下土层。
2.土壤的容重 单位体积的原状土体(包括固体和孔隙)的干土重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称为土壤容重(bulk density)(假比重),以g/cm3表示。
土壤容重是由土壤孔隙与土壤固体的数量决定的。土壤容重的大小,取决于矿物组成、质地、结构与固体颗粒排列疏密的程度等多种因素。土壤重矿物增多,容重随之增大;有机质含量高,疏松多孔的土壤容重就小;有机质含量低,比较紧实的土壤容重就高,一般土壤容重变动在1.0—1.8g/cm3之间。所以土壤容重可以反映土壤的孔隙状况和松紧程度,是土壤松紧度的一个指标。
土壤容重不仅可以体现土壤许多物理特征,在生产上,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根据土壤容重可以计算出任何单位体积土壤的重量。其式为:
土壤重量=体积×容重
例如,耕地面积667m2,耕作层厚0.15m,土壤容重为1.34g/cm3,土壤重量为:
667×0.15×1.34×1000=134067 kg。
3.土壤孔隙度 土粒与土粒,结构体与结构体之间,通过点、面接触关系,形成大小不等的空间,土壤中的这些空间称为土壤孔隙。土壤中孔隙的形状是复杂多样的,通常把土壤这种多孔的性质称为土壤的孔隙性。土壤的孔隙性决定着土壤的水分和空气状况,并对热量交换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它是土壤的重要属性。
单位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称为土壤孔隙度(soil porosity)。土壤孔隙度一般不直接测定,可根据土壤容重和比重计算而得。其式为:
土壤孔隙度的大小取决于土壤的质地,结构和有机质的含量。不同土壤的孔隙度差别是很大的,砂土是33—35%,细砂土和砂壤土40—47%,粘土47—55%。有结构土壤的孔隙度为55—65%,有时可达70%,有机质含量多的泥炭土孔隙度可达85%,一般作物适宜的孔隙度为50%左右。
土壤孔隙根据其大小和性能分为两种:一种是土壤孔隙直径<0.1毫米的,称毛管孔隙,它具有明显的毛管作用。毛管孔隙所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称为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使土壤具有贮水性能。另一种是土壤孔隙直径大于0.1毫米的孔隙,称为非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所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称为非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不具有持水能力,但能使土壤具有透水性。一般说,非毛管孔隙度的大小,取决于团聚体的大小,团聚体愈大,非毛管孔隙度也愈大。毛管孔隙度则随着土壤分散度或结构破坏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土壤中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的分配状况,对土壤的水、肥、气、热及耕作性能都有较大的影响,在土壤水分和空气协调的土壤内,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各占总孔隙的50%左右。在农业生产上,孔隙度能够反映土壤的松紧状况和气体交换程度,疏松土壤的孔隙度比较高,因而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作物的生长。
(四)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
土壤的物理机械性是指土壤在各种含水状况下,受到外力作用时显示出一系列的动力学的性质,包括土壤的粘结性、粘着性、膨胀性和收缩性、可塑性等。
1.土壤粘结性 土粒与土粒之间互相吸引而结合在一起的性能称为土壤粘结性(soil coherence)。它反映出土壤抵抗机械破碎的性能。土壤粘结性决定于土粒之间的接触面积,它受土壤质地、水分、腐殖质含量及土壤结构所影响。
土壤含粘粒越多,粘结力越强。沙质土由于沙粒较粗,比表面大彼此接触面积小则粘结性小,当水分适度增加时,由于水膜的拉力,反而使其微具粘结性。此外,土壤有机质对粘结性有良好影响,因为腐殖质能包裹粘粒,并促进土壤团粒的形成,减低土壤分散度。
土壤胶体表面所吸附的阳离子如以钠为主,可增加土壤的粘结性,而以钙为主时,则可降低粘结性。
2.土壤粘着性 土壤粘着性(soil stickiness)指土粒粘附于外物的性能。粘着性的大小决定于土壤与外物的接触面积有关,所以影响因素与粘结力相同。
土粒愈小,土壤粘着性愈强,粘粒和粘土的粘着性大于砂粒和砂土,因为细粒活性表面积大,与农具接触面大。
同一土壤的粘着力因含水量不同而异。干土无粘着性表现,湿润的土壤粘着力随水分含量的升高而增大,因为含水量增高时,土粒与其他物体之间建立水膜的联系而增加粘着性,但当土壤含水量增加到全蓄水量的80%以上时,由于水膜过厚,联接外物与土粒的能力减弱,粘着力又降低。
3.土壤的可塑性 土壤的可塑性(soil plasticity)指土壤在湿润状态下,能被塑造并保持其所取得形状的性能。土壤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条件下,才表现出可塑性。当土壤开始呈现可塑状态时的水分含量,称为可塑下限;当可塑状态开始消失时的含水量,称为可塑上限。在上塑和下塑之间,是土壤的塑性范围,称为塑性值。塑性值越大,可塑性越强。
土壤粘粒愈多,土粒愈细,土壤可塑性愈强,砂土可塑性弱。土壤中吸收性钠离子可以增加土壤的可塑性,而吸收性钙离子则能抑制土壤的可塑性。
可塑性与耕作难易及耕作质量关系密切。在塑性范围内,进行土壤耕作较难,同时犁锄等操作,都不能达到使土块破碎、松土和创造良好结构的目的。
4.土壤的膨胀性和收缩性 土壤的膨胀性和收缩性(swell-shrink capacity)指土壤因吸水而膨胀,脱水干燥而收缩的性质。这种性质与土壤的胶体含量和种类以及吸收性阳离子的种类有关。胶体含量少,质地粗的砂土 表现不出胀缩性,而粘土或有机质含量多的土壤,则胀缩性较大。粘土矿物中,含蒙脱石多的粘土胀缩性最大,含高岭石多的粘土胀缩性较小。有机质含量与胀缩性的关系较复杂,一方面有机质本身具有巨大的胀缩性,可以影响土壤的胀缩性。另一方面,有机质又可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而减少土壤的胀缩性。被吸收钠离子所饱和的胶体,具有强烈的胀缩性,被钙饱和的胶体则胀缩性很小,因此各种土壤的胀缩性也是不同的。
此外,土壤胀缩性亦决定于土壤水分,一般是吸水膨胀,失水则干缩,因为吸水后会使粘粒和有机质的体积增大,表现出膨胀性。水分冻结时体积增大,也会引起土壤膨胀。
5.土壤耕性 土壤耕性(soil tilth)指土壤在耕作时所表现的性状,包括耕作难易,宜耕期长短及耕作质量等,它是土壤各种理化特性在耕作上的综合表现。土壤质地、结构、含水量、粘结性、粘着性、可塑性、胀缩性等,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土壤的耕性。
土壤耕作的难易主要指耕作时土壤对农具阻力的大小,这种阻力如抗压力、抗楔入、抗位移等。耕性好的土壤一般是耕作阻力小,质地轻,有机质含量多。结构性良好者易耕、省力。适耕期的长短、耕作质量的好坏,也与这些性质成正相关,此外还与土壤含水量和耕作技术有关。
本文标题:土壤性质(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xue/1090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xue/10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