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土可分为四个亚类:
1.黑色石灰土(Black limestone soil) 常见于岩溶丘陵顶部、基岩裂隙中或坡麓谷底排水不畅的低洼地。以富含有机质和碳酸盐为特征,有机质含量多在50—100克每千克土,且有机质层深厚,达20—30厘米左右,土色暗棕至灰黑色,碳酸盐含量10—50克每千克土,高者可达100克每千克土以上,常以假菌丝、白色粉末或结核等形式出现于剖面中。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值为 7.0—8.5。土壤矿物风化较弱,粘粒硅铝率 2.4—3.6间。粘土矿物组成中尚保留着大量来自母岩的水云母,仅有少量的蒙脱石和蛭石。质地为中粘土至重粘土,由白云岩风化发育而成的黑色石灰土的质地稍轻。但因粒状结构发达,故土体仍较疏松。
2.棕色石灰土(Brown limestone soil) 主要分布于峰丛、峰林及岩溶丘陵的坡面上,地而石骨磷峋,土壤呈斑状与基岩露头镶嵌。碳酸盐淋溶明显,CaCO3 含量多在10克每千克土以下,土体无或仅呈轻微的石灰反应,有时在淀积层中以假菌丝或乳白色胶膜淀积于结构顶上,但无石灰结核。土壤矿物风化淋溶较明显,粘粒硅铝率1.8左右,粘土矿物以蛭石为主,其次为高岭石,水云母仅在底层土体中残存。游离氧化铁含量在100克每千克土左右,淀积层常有豆粒状软质铁、锰结核。土壤呈中性反应,pH值7.0—8.0。有机质含量低于黑色石灰土,但在自然植被完好的条件下,亦可达50—70克每千克土。土层厚度不一,多在30—50厘米间,表土团粒状结构,较松,色暗棕,淀积层稍紧,浅棕色或黄棕色棱块状结构,结构面有粘粒胶膜。坡麓和槽谷中的棕色石灰土深厚而湿润,色泽较黄,一般已无碳酸盐;pH值6.0—7.0,但随微地形变化较大。
3.黄色石灰土(Yellow limestone soil) 多见于温湿气候条件下的平缓山原,与黄壤和山地黄棕壤处于同一垂直带谱中。由于地处湿润,土壤中的三氧化二铁水化度高,淀积层呈明显黄色。虽因湿润,淋溶作用较强,土体中仍残留有10克每千克土以下的碳酸盐,但无假菌丝体和铁锰结核等新生体。土壤矿物风化比红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弱,粘粒硅铝率为2.5─3.2,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蛭石为主,蒙脱石和高岭石较少。质地为轻粘土至中粘土,有粘粒淋溶淀积现象。核粒状至棱块状结构。有机质含量30—50克每千克土,但随植被破坏程度而变化很大。
4.红色石灰土(Red limestone soil) 主要分布于云南高原和黔南、黔西南低海拔地区。气候相对热而湿润,干湿季节变化明显。地形多为岩溶丘陵和石芽一岩溶平原,一般地势开阔,地面基岩露头较少。红色石灰土是风化淋溶较强的石灰土,成土母质部分就是古老的石灰岩风化壳。土体中已无游离碳酸盐,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pH值为6.0—7.0或略低。粘粒硅铝率多在1.4—1.5之间,粘土矿物中高岭石增多,并出现有少量的赤铁矿和一三水铝石,蛭石相对减少,明显地出现脱硅富铝化作用。红色石灰土的土色鲜红,有机质含量较低,虽质地亦为轻粘土至中粘土,但土体粘重紧实。一般土层较厚,特别是在古风化壳上均在1米以上。
(七)磷质石灰土(Phospho-calcic soil)
磷质石灰土是我国的特定土类,分布于我国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等南海诸岛。
磷质石灰土的剖而可分为鸟粪、枯枝落叶层(O),暗棕色有机房(Ah'),棕色有机质亚层(Ah'),浅棕色淀积层(B),潜育层(C)和母质层(C)。受鸟粪和植被枯枝落叶腐解的影响,在腐殖酸和珊瑚砂的胶结作用下,土壤表层呈良好的团粒状结构。B层富含磷酸盐,有的固结成为硬磐。C层为白色珊瑚细砂或珊瑚灰岩。
磷质石灰土的质地很粗,多属砂土,粘粒及物理性粘粒含量均很低。土壤粘土矿物风化程度很低,主要组成以云母、水云母为主。碳酸钙含量可高达950克每千克土,表层土壤的碳酸钙含量随有机质和磷酸盐的积累而相对减少,也有一部分有机质分解形成腐殖酸而向下淋溶,全剖面 pH 8.0—9.5。表层有机质含量在50—100克每千克土之间,个别可高达300克每千克上。全氮量4—6克每千克土,高的可达30克每千克土之间,它们在剖面中随深度的增加而急剧减少。全磷量常可高达300克每千克土左右,磷素中无机磷与全磷含量几乎相近,有机磷含量极少,在无机磷中又以钙的磷酸盐占绝对优势。铁、铝的磷酸盐含量很低。全铁、铝、钾的氧化物含量总和尚不足10克每千克土。土壤中某些微量元素如铜、锌、钻、镍等含量不高,且有效性也低。
本文标题:初育土(7)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xue/108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xue/10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