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土壤地理学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土壤地理学 > 初育土(4)

初育土(4)

时间:2010-01-29 03:29 来源:地理教师网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五、分类

  (一)石质土(Lithosols)

石质土分布在各不同地区的石质山地或洪积一坡积物上。其剖面构型为A-R,A层极薄且不明显,直接覆盖在未风化的基岩上,在地表至50厘米范围内出现石质接触面,或一半以上土层≥2毫米颗粒在70%以上。石质土风化作用微弱,土层薄,土体中多砾石、碎石,未显物质的淋溶与淀积,这类土壤生物的活动性很弱,几乎不含有机质,肥力水平低,土壤的农业利用价值很差。

石质土分为五个亚类:

1.铁铝质石质土(Ferallitic lithosols) 各类红黄壤区山地所见薄层A-R剖面构型的土壤,一般呈酸性反应,缺乏富铝风化层。

2.硅铝质石质土(Siallitic lithosols) 各类淋溶土区山地所见的薄层A-R剖面构型的土壤,一般为非石灰性而缺乏硅铝质风化淋溶B层。

3.钙质石质土(Calcic lithosols) 分布于各类石灰性土壤区,表层薄层土壤仍呈石灰性反应,而无B层。

4.积盐石质土(Salic lithosols) 分布于干旱山地,薄层石质土表层见盐分累积。

5. 硅质岩土(Siliceous Iithosols) 发育在硅质岩风化物上,表土色泽较暗。

(二)粗骨土(Regosols)

粗骨土一般见于没有森林覆被的山地,多系严重侵蚀结果。粗骨土剖面发育很弱,层次分化不明显,剖面构型为A-C型,在极薄的淡色A层之下,即为厚薄不一的风化岩层,如花岗岩、片麻岩风化岩层,均为松散碎屑岩。粗骨土在地表至50厘米内无石质接触面,但至少一半土层≥2毫米颗粒在35—70%。粗骨土以粗骨性为其主要特征,水土流失严重,腐殖质层几乎被侵蚀,有机质含量很少,肥力水平低。[NextPage]

粗骨土分为三个亚类:

1.铁铝质粗骨土(Ferallitic regosols) 分布于各类红壤水土流失地区, A、B层均侵蚀殆尽,风化碎屑层裸露,显粗骨特征。

2.硅铝质粗骨土(Siallitic regosols) 分布于各类淋溶土区,土壤遭侵蚀后,A、B层均侵蚀殆尽,风化碎屑层裸露,显粗骨特征。

3.钙质粗骨土(Calcic regosols) 具有石灰性风化碎屑层裸露的薄层A—C土。

(三)黄绵土(Yellow cultivated loessial soil)

黄绵土是我国特定的土类,分布于黄土丘陵水土流失比较强烈的地区,以陕西北部分布最广,陇东、陇中和山西西部次之,青、宁、内蒙也有零星分布。

黄绵土的土体构型为Ap〃-C型,即由耕作层和底土层两个层段构成,土体比较均一,层次分异不够明显。耕层呈黄灰色至浅黄色,含养分较多,疏松,具有一定的结构,抗蚀性也较强。底土层仍显黄土母质特征,新黄土较疏松,老黄土较紧实,抗冲力也较强。耕层与底土层之间过渡不明显,缺乏明显的犁底层或淀积层。

黄绵土的颗粒组成与黄土近似,主要由0.25毫米以下的颗粒组成,并以细砂粒和粉植为主,约占总量的60%,在同一剖面中各层质地差别较小,由于耕作、侵蚀和沉积的影响,只有表土质地略有改变。土壤耕种熟化后,耕层可形成一定的结构,疏松通透性较好,能蓄积多量的有效水分,由于质地适中,土性绵软,所以耕性良好,土性温暖,早春土温易升高。黄绵土的化学组成与黄土相似,粘粒硅铁铝率为2.8—2.9,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黄绵土的有机质含量低,一般不超过10克每千克土,全氮量亦低,惟撩荒地土壤中有机质与全氮量较高,而磷、钾含量同母质相似。整个剖面呈强石灰性,但无明显钙积层,一般碳酸钙含量在100克每千克土以上, pH值可达8—8.5。

(四)风沙土(Aeolian sandy soil)

风沙土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科尔沁、小腾格里、毛乌素、库布齐沙地,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柴达木、库姆达格、古尔班通古特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地,此外,在华北平原、黄河沿岸,黄河故道及山东沿海地带,在华中江汉平原河流两岸的河漫滩地区、东南沿海地带也有零星分布。

风沙土的剖面构型一般为A-C型。剖面发育微弱或没有发育,一般只表现腐殖质层(A)和母质层(C),缺乏明显的淀积层(B),并经常出现一层或多层的埋藏土层。在剖面形态上很大程度表现为母质的性状。

由于风的分选,风沙土的颗粒组成均匀,一般以细砂(0.25—0.005毫米)粒级占优势,充分分选的流动风沙土,细砂含量可高达90%以上,粉砂和粘粒的含量很少。但随着沙生植物在流动风沙土上逐渐定居和滋生,使得成土过程逐渐稳定下来,粉砂和粘粒不断丰富。风沙土的有机质含量也随流沙固定程度提高而增加,如流动风沙土的有机质含量为1—3克每千克土,半固定后增至2—8克每千克土,固定后可达10克每千克土以上。全氮的含量也随土壤发育程度提高而增加。碳酸钙含量和易溶性盐分在成土过程中同样也有逐渐积累的趋势,由流动风沙土至固定风沙土,碳酸钙含量分别约为10克每千克土、15克每千克土、20—30克每千克土。随着风沙土的发育,二氧化硅含量逐渐减少,从流动风沙土的800克每千克土以上,降至固定风沙土的650克每千克土以下,而铁、铝氧化物明显增加。这种情况既与植物着生后土壤矿物风化有关,也有细土物质不断沉积的影响。
  本文标题:初育土(4)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turangxue/1089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turangxue/1089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土壤地理学:初育土(1)
欢迎你对初育土(4)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初育土(4)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
推荐土壤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