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星的质量,通常将小于1000千克的卫星称为广义的小卫星。其中,将500~1000千克的卫星称为小卫星,100~500千克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10~100千克的卫星称为显微卫星,小于10千克的卫星称为纳米卫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空间技术不断发展,人造地球卫星根据应用领域,发展形成了通讯、气象、导航、资源环境、军事侦察、科学研究等系列,并向高性能、高集成方向发展。随着卫星功能的综合集成,卫星质量也不断增加;而火箭运载能力的不断提高,为大卫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随着卫星技术与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要求降低卫星成本、减小风险的同时,迫切需要加快卫星开发研制周期。特别是单一任务的专用卫星,以及卫星组网,更需要投资小、见效快的卫星技术。小卫星技术应运而生。
与大卫星相比,小卫星具有先进、快速、造价低廉、可靠的特点。
小卫星不只是简单的质量小,而是高度集成化技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实现了星上控制与处理计算机小型化。小卫星可以快速实现从设计、制造、发射、在轨运行全过程,一般不到12个月。一颗小卫星包括发射在内其价格仅为0.3亿元人民币,不仅价格低廉,而且风险小。一般小卫星寿命长于10年。
小卫星平台通常包括能源、通讯、星上数据处理、卫星姿态控制等系统,其载荷包括通讯、对地观测、空间科学等,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国清华大学与英国萨瑞大学将于1999年底发射“清华1号”小卫星,演示小卫星组网技术,用于灾害监测。可以预见,小卫星技术将在21世纪初迅速发展并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标题:什么是小卫星?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shubai/1027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shubai/10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