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人文地理概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人文地理概论 > 辩证唯物主义人地观的基本内容(3)

辩证唯物主义人地观的基本内容(3)

时间:2011-04-12 06:11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5)人地关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关系。

物质、自然界处于永恒不断的、合乎规律的变化和发展状态中。世界的物质性同世界的变化、发展是不可分的。客观世界的规律是运动发展的规律。对于事物和现象,只有从它们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加以研究,才能有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一般说来,人文现象比自然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具有更大的变动性,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都以不同速度变化着。有时,我们观察到一个地区的地理现象,似乎还保留着千年以前的若干原始状态;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或天苍苍野茫茫的游牧生活,简陋而原始的工具,古老的风俗习惯,土墙茅草式的房屋或帐幕式的流动住宅,好象与古代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倘若细致考察,会发现所有事物的现象与实质都在发展变化中,农业的某些工具可能是塑料制品,土地的肥力减退了;放牧的羊群是改良品种,草原也退化了;土屋顶上可能有电视天线架,居住环境例如村边的河流和树林改变了;蒙古包可能是帆布制作的,甚至是建筑在牧区的固定的圆形砖木住宅;等等。人们的生活、文化特征和生存环境无不掺杂了新的内容。另一方面,由于所观察地区的地理现象形成要素中的某一些要素确实变化极微或没有变化,例如地形没有变,水源没有变,构造房屋的材料来源没有变,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状况没有变,人们的某些生活习惯没有变,以致人文景观例如房屋聚落仍保持着传统的外貌。但是,一旦这些因素中一些最易变动的因素发生变化,例如封闭经济被打破,外来文化的渗入,生产组织的调整,大型工程的兴建等等,人地关系就能发生迅速的变化。因此,地理工作者必须用动态的观点去看待研究对象,了解它的历史渊源和背景,追溯它的过去发展,从中找出它们所有的关联性,并考虑其今后的演变。

对地理现象进行动态分析时,一种观点是把发展理解为现存事物仅仅发生一些不大的、局部的、纯粹数量上的变化的过程;另一种是把发展理解为现存事物不仅发生量变而且发生深刻质变的复杂过程,其中过时了的形式逐渐衰颓和消失,让位给新的、更高级的、更完善的形式。

第一种观点是形而上学的。因为它认为发展并不引起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否认现象和事物的内部矛盾,否认对立面的斗争是发展的源泉。它把发展仅仅理解成平稳的、渐进的量变过程,否认一定发展阶段上出现的质的飞跃。

第二种是辩证法的观点。因为它根据客观现实,把发展理解成新旧交替,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它揭示变化着的事物的内部矛盾,把这些矛盾的展开和解决看作是发展的主要动力。

人地之间的相关虽在一定状态下保持一定的平衡和稳定状态,但是由于我们所研究的局部区域以及所研究的事物大多数属于开放型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物质和能量都能进出,因此实际上它们都在不断的变化着,随着旧的平衡被打破,又出现新的平衡,即它们是处在动态平衡之中。不能把地理现象看作是静止的、固定的,它有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受到种种外界力量的干扰,对地理现象,应该更多地着眼于整体及各组成要素的动态研究。在这里,还得涉及人地关系的动态观点所体现出来的在一定区域内人文现象的复合性特征。

人文现象作为自然、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在不同的区域具有不同的特征。这种特征包括了人文现象的空间结构、形态特征等许多方面。但是,人文地理学的许多研究表明,目前进行的过程不足以解释人文现象为什么会产生今天的特征,为什么会产生现在的这种关联性,需要追溯到历史上某一个时期,了解那时情景。

事实上,一定区域的人文现象特征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将往往因新的居住者或外来文化的进入而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新居住者在活动过程中在原有人文现象特征上叠加了其自身特征。因而,一个区域的人文景观可以看作一幅复合的画面,它是由新特征叠加在先代残存特征之上的连续层次构成的。也就是说,一个区域内的人地关系特征具有复合性,从这一原理出发,当我们分析某一区域的人地关系时,必须运用历史的观点和动态的分析,联系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种社会经济条件和环境条件来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人地关系从其产生、形成、发展到现在,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古典地理学的人地关系和现代地理学的人地关系虽然是一脉相承的,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认识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知识的长足进步,使现代地理学的人地关系与过去相比,已存在着深刻区别。

①现代地理学对人地关系不仅解释其因果,更注意于探究其规律,从而可以得出比较可靠的预言,为建设和规划工作提供论据。而过去对人地关系的研究则偏重于描述及对因果关系的解释。

②现代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更重视于谋求人地关系的协调。这是当代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③古典人地观的哲学基础基本上是机械唯物论,因而包含有环境决定论的错误,早期地理唯物论的存在也从反面助长了其后唯心的地理虚无主义的兴起。现代则能比较正确地对待地理学中的人与地的关系。

④从人地关系研究所涉及的范围来看,地理学中新人地观比旧人地观在广度上缩小而在深度上则有所加强。过去,科学分工不够明确,许多哲学、历史学中有关社会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也被纳入地理学中,现在则基本内容更为集中。但研究分析人地关系时所考虑的因素则比过去更为广泛,一方面由于某些课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如旅游、环境保护等,另一方面也由于人地关系中行为研究的被强调。

⑤贯穿新人地观的现代地理学,正确地对待人与地的关系,注意了它们的内在联系,方法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使研究方法日臻完善。不仅广泛采用综合因素地域分析法,还大量引入数学模式、数理统计方法和遥感、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开始了推理逻辑化、体系严密化和理论模式化。


  本文标题:辩证唯物主义人地观的基本内容(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wen/2700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wen/27009.html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辩证唯物主义人地观的基本内容(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辩证唯物主义人地观的基本内容(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