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自然变动的类型是由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三者相互组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的特征决定。人口自然变动既受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变化影响,同时,还受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观念变化的制约,但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为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决定了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的变化,从而导致人口的自然变动表现为不同的类型。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看,人口的自然变动经历了三种不同的类型,即原始人口自然变动类型、传统人口自然变动类型和现代人口自然变动类型。
1.原始人口自然变动类型
原始人口自然变动类型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的采集狩猎经济相适应,是人类最早的人口变动现象。其基本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即通常所说的“高、高、(极)低”类型。新石器时代以前的原始社会时期的人口自然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人口增长较快;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增长缓慢,乃至出现负增长,有时甚至导致一个地区或部落的人口近于灭绝。在此时期,因人口死亡率高,平均寿命短,世代迅速更替,出生率和死亡率十分接近,人口增长极为缓慢。
2.传统人口自然变动类型
传统人口自然变动类型与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自然经济相适应。这是古代和近代的人口变动现象。其特征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及由此形成的较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自然变动均属此类型。与原始人口自然变动类型相比较,传统人口自然变动类型的人口死亡率有所下降,平均寿命有所延长,但死亡率依然较高,出生率也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虽有所提高,但仍然较低。
3.现代人口自然变动类型
18世纪中期以后,欧洲发生了产业革命,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代替了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形成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人口自然变动现象,即“高、低、高”的过渡类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生产发展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相对减少,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则不断提高。加之物质资料的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较快的提高,妇女就业机会增多,子女培养费增加等,使人们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均发生较大改变,人口出生率也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向。上述变化决定了人口自然变动类型由初期的“高出生、低死亡、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逐步转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现代人口自然变动类型。它与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化生产相适应。此类型的人口平均寿命较长,平均可达70岁左右。
综上所述,人口自然变动类型的转变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其转变过程为:原始型的“高、高、极低”→传统型的“高、高、较低”→过渡型的“高、低、高”→现代型的“低、低、低”。
人口自然变动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反映了生产力水平总的发展趋势,但是,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各国各地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在同时期内可能出现不同的人口自然变动类型,即使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也可能因各地条件特点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人口自然变动特征。
世界范围内人口自然变动的地区差异,首先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别。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等)人口自然变动已基本完成第三个阶段的转变,步入现代人口自然变动类型的行列。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变动表现出两大特点:第一是“三低”特征,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第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仍保持逐步下降的趋势,乃至不少国家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1973—1978年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奥地利等国人口呈负增长,分别为-3.0‰、-2.4‰和-1.2‰;英国、比利时、瑞典和丹麦等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零。
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变动有别于发达国家。二次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民族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传统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时期的“高高低”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也有了明显转变,表现为两种主要类型。
1.“高低高”型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人口变动类型是欧洲工业化初期出现的人口现象,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此类型普遍存在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以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的平均水平为例,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水平达40‰左右,甚至更高,死亡率16‰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4‰上下。“高低高”人口自然变动类型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意味着人口年轻化倾向明显,人口进一步增长的势头仍然很大,并导致了严重的全球性的人口问题,此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
2.“三低”型
少数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较快,人口自然增长已从“高低高”型过渡到“三低”类型,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大幅度下降。例如新加坡,1980年的人口出生率已降到17‰,死亡率降到5‰,自然增长率降到12‰。1953至1973年间,阿根廷的人口出生率也由25.3‰降至22.7‰。此外,据统计,在1980年全球人口死亡率最低的25个国家中,发展中国家占多数,达21个,且死亡率都低于7‰。我国政府在大力改善医疗条件的同时,十分重视控制人口增长,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度下降,表明我国人口自然变动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这也是全球人口发展的大势所趋。
本文标题:人口自然变动(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wen/2700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wen/2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