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已述及,城市规模越大,其地域结构的分化越明显。解剖特大城市空间地域结构具有典型意义。一般特大城市地域结构主要由以下功能区组成:
1.中心商务区
处于城市中心部位,往往集中了地区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大公司、大商行及大银行等机构。这里高层建筑林立,拥有最便利的交通、通讯设施,昼夜人口差异大,职工基本都是通勤人员。中心商务区的商品、服务种类繁多,而且具有特种和高档的优势,因而在全市乃至其他地区中享有很高的声望,往往成为该城市的代表特征之一。
2.行政中心区
一般位于特大城市的中心区,主要是地区或城市行政管理部门所在地。特点是公用设施良好,信息集中,既便于政府各部门间相互联系,也便于向下传递指令。如上海的外滩一带,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周围。
3.工业区
工业区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职能小区,而且工业的区位变化往往成为城市地域结构演变的动因。工业区变动特征是:一方面表现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倾向,另一方面在集聚利益的驱使下自动集聚成团。工业区一般交通便利,近河流、近铁路、近公路。此类职能小区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噪声、空气和水污染,为保护城市生态平衡,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必须处理好工业区的环境问题。
4.居住区
在城市的地域结构中,居住区往往占地面积最大,为各种职能之首,一般在45%到60%之间。在西方国家的城市里存在着明显的居住隔离现象,即不同社会阶层、职业和收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社区。一般高薪阶层多住在市区外缘,自然环境较好,远离繁杂、污染的工业区,住宅质量高,社区内具有良好的社交环境和活动、娱乐场所。而低薪居民则多居住在距离市中心或上班地点较近的区域内,环境较恶劣,设施落后。而我国基本无明显的居住区域性现象。
5.零售商业区
城市中的零售商业区没有象居住区、工业区那样成片分布的现象,而往往是由零散布置的点状、条状街区组成,所以又称为商业中心和商业街。特大城市内的商业区具有不同的等级和类型。如有全市性的中心,有大区、小区级的中心等,它们提供不同等级的服务。商业服务类型有综合性的,也有专营的商业街(以提供特殊服务为主)等。
6.文化区
文化区是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公园、展览馆等文化机构和设施集中的区域。一般分布在远离工业区,具有较好的环境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信息设施的地区。
7.混合职能区
住宅、商店、工厂混在一起,住宅区里兼有工厂、商店,往往一个建筑物里一楼为工厂或商店,二楼以上为住宅。这是目前大多数城市拥有的综合性职能小区。
8.郊区
郊区主要指从事郊区农业的城郊地区。特大城市的郊区多建有卫星城市,这些城市在地域上环绕特大城市分布,在职能上与特大城市保持联系,承担着分担特大城市部分功能的作用,其中主要以工业、居住、文教三种功能为主。通常,距离特大城市近的,居住职能强,对母城依附性强,有的甚至就是以居住职能为主,这样的城市称为“卧城”。与母市距离远的,工业职能强,独立性也强,人口规模较大,有的可达到中等城市的规模。这种郊区化现象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普遍出现,例如巴黎大城市圈、伦敦大城市圈等等,其背景是工业革命后人口、资本迅速向城市集中,城市人口规模不断膨胀,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如失业率上升,交通拥挤,住房紧张,供水供电不足,污染加重,以及犯罪率上升等,狭小市区集聚的人口和产业不得不向城市外围扩散,当然,城市交通运输和通讯信息的发展也为郊区化创造了良好条件。大批城市居民向郊区迁移,使郊区人口膨胀,第二、第三产业集聚形成卫星城市。应该明确,特大城市与周围郊区卫星城市在功能上是统一的,只不过居住、工作场所和文化娱乐等城市设施的空间范围比以往更扩大了。
各种职能区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其主要物质内容的空间分布特点也不同。在一定规律和条件的支配下,各种职能区组合起来则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地域结构,不同的城市因而也具有不同的地域结构。合理的地域结构,有利于城市本身的协调发展。城市地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分析城市的地域结构特点,提出合理规划方案。
本文标题:城市的地域结构(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wen/26995.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wen/26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