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农业起源与地理环境
最早的农业是把采集的植物用人工办法固定下来,而后进行长期生产。这在旧石器时代流动采集经济时期是不可能有农业产生的,因为栽种作物需要选择地段进行,并且时间较长,需要较有组织的社会。而在中石器时代已有定居民族,他们很自然地选择适宜地点建立村落,并在村落附近因猎物和采集物的贮藏或遗弃而引起偶然性饲养与种植,尤其是在这段气候变迁急速,大片林地变草原,或草原变干旱,使具有种子的禾本科植物得以大片繁殖与生长。因此,在大量兽类灭绝后,采集也就成为主要食料来源。由于采集和农业的出现,因此使定居成为可能的事情。例如在尼罗河阿斯旺水坝下游Kom Obo平原上即发现1.7万年前的居住点,约150~200人,分为6个家族。在平原的边缘砂岩崖壁下发现有磨野生种子的石磨。这类居住点在中东(8000年到11000年间)也有不少,如中东Garmo村,为9500年前的农村,有黑曜石石斧,有犬。这里亚热带草原是种子农业的起源地区,包括中国在内。因为中国的粟也已有8000年历史(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且石镰和磨盘也有发现(新郑斐李岗)。
亚热带以禾本科种子植物为主要作物,在热带以根茎(块茎)和根为主要的植物,如芋类等。这些根和块茎也是采集的对象,它们生长在热带雨林或赤道雨林之内,包括番薯等在内。这是原始农业两大作物种类,各按地理环境发生。草原地区农村城市的出现已知有9000年前的Catal Huyuk镇。这是一座9000年前石器时代村镇,面积32英亩(1英亩约等于6/15公顷),屋无楼(位于土耳其),为黑曜石贸易地点。由于该地黑曜石如玻璃断口锋利,制成石器,至为优良,故使这里由村变成市镇,并可上溯至12000年前已经开始。这样,农业兴起早于1万年是很有可能的,即农业发展不只由固定农村发展起来,而是更可以由市镇交易发展后促使农业的发展。我国广东西樵山燧石细石器制品对珠江三角洲农业发展亦很有利。
目前作物中以水稻最主要,它是世界1/2人口的主要粮食。水稻在东南亚可能有14000年的历史,家养猪也有12000年的历史,家养水牛有9000年历史。表5.2是我国古代各种作物的较早年代记录。
由表5.2可见,我国新石器时代已有多种作物经营,亦为亚热带禾本科种子植物主要分布地区。此外,麦亦有长久种植历史。世界上主要古代农业起源区也基本上以亚热带草原为主。见表5.3。
从表5.3看,世界上从古代起即以谷物为主要粮食。而这些古老的农业发源地农业得以发展,即和它们的地理环境有关。
中国谷物起源在黄土高原地区。在更新世末黄土堆积期,黄土高原并未有沟谷系统发育,而是黄土层不断加厚,地面平坦,有不少湿地,在我国古书中,称为“原”、“?”。作者早年考察固原(宁夏)时,一房址四周仍被1.2~1.4米厚的黄土性物质掩埋;沮水、雍水是有鱼、有水鸟、有湿地和沼泽的小河,和今天地面下切深达30米以上的峡谷地形大不相同。同时,当时地下水面很高,林木繁茂,说明气候可能比今天要暖湿。
有水源的黄土当然是肥美土壤。黄土是风成的,所以土中钙质、钾盐等肥料,未经淋溶消失,土肥很高,有利于多年种植,加上土质松软,易于用木棒石器耕作。因此,不论天然植被或人工植物都易于在这里生长,使新石器农业由此兴起。
印度恒河流域也是有定期洪水涨落的肥沃平原,为黄土物质所构成的阶地,也同样有利于石器和木器的耕作。西亚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即两河流域)也是土质肥沃、有水灌溉的好地方,被称为“新月沃壤”。中亚新疆的绿洲地区,夏季温热充足,有冰雪溶水灌溉,也是一个好地方,今天绿洲农业仍然很兴旺。类似这种地理环境还有埃及的尼罗河谷地及其三角洲地区,那里定期泛滥带来一层肥泥,亦是石器时代农业兴起的原因。
热带高原有明显的凉季和干季,有利于谷物生长。阿比西尼亚高原和美洲两大古文化中心的农业兴起都是在热带高原地区。
热带雨林的新石器农业区以印度尼西亚为突出,这里是以块茎和根部食料为主的地区。还包括马来半岛和中国南部地区。这里也是古文化中心之一。农业起源古老,可能水稻也以这里为早(有人认为,水稻起源于缅甸和我国云南高原中的坝子地区)。
这些古代农业起源中心也每每是古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巴比伦、埃及。美洲的印加和玛雅文化也正是在美洲两个热带高原上的农业起源地区产生的。还有非洲埃塞俄比亚高原也是一样。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也是文化古国。中南半岛也有“古国”(如缅甸等),都和农业发展得早有关。同时也反映出地理环境对农业兴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标题:农业起源与地理环境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renlei/2038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renlei/20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