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近、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导致社会生产力以空前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而且导致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文化和社会意识形态也相应发生深刻变化。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农业时期,在基本生活资料和原料方面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保障。与此同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又持续下降,它不仅不再是“决定性的生产部门”,在大多数国家甚至不再是主要的经济部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的消费在人们生活中所占份额必然继续下降;但是,农业,以及与之密不可分的乡村生态环境,却日益表现出社会文化方面的价值。
古代农业或传统农业相对于原始农业是生产力的一次飞跃,但其自身仍有很大局限性。不仅作为基本动力的人力、畜力依赖农业本身提供的能量,施入土壤的有机肥料包括绿肥和动物排泄物也来自农业本身。这种半封闭式的物质、能量循环方式必然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工业革命打破了这种半封闭式的循环过程,促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使生产力出现了又一次飞跃。
现代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以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条件为前提。工业化和都市化的结果导致工商业等非农人口大量增加,促使农产品市场不断扩大,对农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刺激。机械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更大规模的物质、能量来源;生物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不仅使人们在调节、控制动植物生产环境方面逐渐取得前所未有的主动权,而且使人们获得了“改造”动植物遗传特性的能力。人们对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的干预能力达到了空前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更加提高,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制造、供应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促进了各种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形式的出现。这一切为农业的扩大再生产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使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传统农业。食物的生产是传统农业的核心,在数千年里其增长速度仅维持了0.062%的人口年增长率;现代农业不但满足了人口加速增长对食物数量方面的需求和经济增长导致的对食物质量和花色品种的需求,同时还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工业原料。
与现代农业迅速增长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持续下降。古代社会农业曾经是最主要的就业部门,但现在农业劳动力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已显著减少。在大多数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都低于10%,如英国低于2%,美德两国低于3%,加拿大低于4%,法国低于5%,日本低于6%,意大利低于7%。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这一比重在工业化开始以后已经从70%~80%降低到大约40%,而且仍在进一步下降。如果以各部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标准,农业的份额更低。以欧盟15国为例,农业部门就业人数的比重接近7%,但农业部门生产的附加值低于总量的3%。正因为农业劳动力人均创造的财富相对较少,农业劳动力必然趋向于流入其他劳动生产率更高的部门。从总体上看,这一现象表明社会的进步,因为在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以外,现代社会可以提供日益增多的其他商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日趋多样的消费和休闲需要。这一现象同时也是农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的结果,以至社会可以依靠日益减少的农业劳动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对农副产品的需求。
随着人类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不再满足于单纯的物质消费,同时也逐渐厌倦了钢筋水泥建筑构成的都市生活环境以及喧嚣的都市生活本身,开始憧憬更加接近大自然的生活,休闲农业、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等随之产生。农业本身是动植物的再生产过程,不仅农业生产的场所就是大自然本身,农村也充满了令都市人向往的田园风光。这不是简单的返璞归真,而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和审美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发生了变化,农业及农村环境因而获得了新的价值。今后,农业提供产品的功能依然存在,但其重要性将不可避免地逐步下降;与此同时,农业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和审美方面需求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可以预见,农业在这方面的作用将反过来影响社会文化,影响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影响人们对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
本文标题:农业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nongye/11624.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nongye/11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