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巴西农业
17至18世纪,在葡萄牙统治下的巴西,盛行种植园奴隶制,奴隶的数目占巴西居民人数的一半以上。巴西历史上的“王牌产品”——巴西木、蔗糖、棉花、橡胶、可可、咖啡,都是黑人奴隶制的产物。在殖民地奴隶制的统治下,该国经济发展十分迟缓。巴西独立后,适合国情的政策和新技术的应用使民族经济迅速发展。现在,它是第三世界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牧产品供应地之一。
一、巴西农业简史
从16世纪起到19世纪末,巴西一直是个农业国。随着国际市场的变化,它曾相继发展过以经营甘蔗、棉花、橡胶、咖啡为主的单一作物农业经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部门发展了,该国的经济结构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近40年来,巴西经济发展迅速,不论是整个国民经济,或者是农业,它都属于世界上少数几个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列。在1950—1990年期间,巴西整个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7.4%,其中农业为4.6%,比世界各国平均增长率要高得多。
不过,同许多拉美发展中国家一样,几十年间巴西农业的发展也不稳定。在1948—1962年10多年间,农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5%;但在1963—1970年8年期间,由于政府执行了所谓“进口替代”的工业化政策,出现了忽视农业的倾向,所以平均增长率以2.9%的速度递减;进入70年代后才又逐步回升。菲格雷多总统对国民经济发展作了战略上的调整,即把过去失去控制的经济发展拉回来并把它放置在一个比较稳定的位子上,同时把农业、能源和出口并列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项目;在农业内部则在加强粮食生产,争取粮食自给的基础上开发新的出口作物,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并鼓励把初级产品加工以后再出口以增强创汇能力。这样,巴西的农业才获得了健康、持久发展的可能,并达到目前较高的水平。
二、巴西农业的自然条件与农业区
巴西地处南美洲东部,国土面积为850×104km2,人口约为 1.3亿。国土北部为圭亚那高原、东部为巴西高原,它们共占全国面积的1/2以上。两高原之间为广阔的亚马逊平原,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沿海则另外形成一个狭长的平原地带。境内有亚马逊河(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圣弗朗西斯科河、巴拉那河等。亚马逊平原为热带雨林气候,巴西高原大部分属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森林气候,该国全年平均温度在22℃以上,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雨量为 1000~2000mm,部分地区是3 000mm,日照充足。平原占国土面积的2/3,土壤肥沃,耕地面积达5 500×104hm2,尚有 80%的可耕地资源未利用,发展潜力可观。牧场草地达1.66×108hm2,森林与林地面积有 5×108hm2,林业资源为世界第一。还有漫长的海岸线,渔业资源丰富。总之,巴西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农业。
根据全国农业条件,巴西分为五大农业区:东南部农区,包括里约热内卢、圣保罗等四州,盛产咖啡、甘蔗、棉花、花生等,农业产值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35.7%;南部农区,包括巴拉那、圣卡塔利那等三州,是大豆和谷物的主要产区,大豆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谷物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75%的苹果、梨、葡萄和桃等产于该区;东北部农区,包括乌拉尼昂,皮奥伊等 9个州,盛产可可、橡胶等热带作物,产量占全国总量的75%以上;北部农区,包括亚马逊和帕拉等6个州及地区,该地区绝大部分是亚马逊原始森林,主要农作物是黄麻、锦葵、腰果,产量均为全国产量的90%;中西部农区,包括戈拉斯等3个州和首都联邦区,主要牲畜是牛、马、猪等,牧场面积占全国牧场总面积的40%强。
本文标题:巴西农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nongye/11596.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nongye/11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