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日本农业
日本是亚洲各国中唯一属于发达国家类型的。日本已经从二次大战后的废墟中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只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但日本的现代化农业既有欧美发达农业的某些特征,又保留着亚洲的一些传统。
一、日本农业简史
在二次大战以前,日本的农业,无论是其社会形态还是技术形态都相当落后。这表现在土地的占有和利用方式、部门结构、经营规模、耕作技术等许多方面。例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废除了古代领主土地占有制,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买卖、租佃土地的自由,这些都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但是,由于农村中剩余劳力过多以及城市非农产业无法大量吸收这些劳力等原因,农村中并没有出现资本主义大农业;相反,一种带有浓厚封建性质的地主——佃农制度日益普及和巩固。在这种制度下,土地被分散出租给细小的佃农,佃租率也不断提高,地主不增加投入也能获得高额收入。因此,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劳动者的积极性被严重压抑,日本农业也难有起色。
二次大战期间,侵略战争把日本农业拖进灾难。战后初期,农业产量不足战前的60%。为了保证食物供应,促进社会稳定,在占领军的帮助下,日本在全国范围实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农村中的地主——佃农制度。这样,广大佃农获得了土地,成为自耕农,劳动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在此期间,日本农民首先利用了生物—化学技术(广泛推广高产品种和增加施用化肥等),1955年便获得空前的丰收。此时城市工商业发展迅猛,它在吸纳农村过剩劳力的同时,又向农业投入先进的农机具和其他物资。为了提高自己的收入,获得了土地的农民也有不断增加生产投资的强烈愿望。1960年,日本农业拥有的拖拉机大约为 18万台,1975年增加到 392万台,1995年约为500万台。在此过程中,日本人继续坚持并发展了他们的生物—化学技术,该国农业面目为之一新。
二、日本农业的自然条件
日本地处寒温带到亚热带,属温暖的海洋性气候,受季风影响而雨量充沛,多数地区年降雨量达1000~2000mm,年平均气温北部在5℃以上,南部为17℃。虽常有台风、冷害等自然灾害,但总的来说,气候条件适于农业发展。
但日本的土地比较贫瘠,国土总面积为37.7×104km2,耕地面积只有400×104hm2。该国的牧场草地也少,只有 60×104hm2。3/4的国土为丘陵和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67.9%。它的海岸线很长,渔业资源丰富,并拥有强大的远洋船队和先进的捕捞技术。
上述资源条件,决定了水稻种植及海洋渔业是日本农业中两大举足轻重的部门。
三、日本农业的结构与发展水平
与其他发达国家一样,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日本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农业各部门的现代化水平以及它们与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则不断深化。
从农业净产值所占比重的变化来看,1960年为10.2%,1980年为 2.5%,1995年下降到2.1%;从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来看,1960年为26.8 %,1980年为9.1%,1995年下降到4%,目前农业劳力总数约为450万人。
从日本农业内部产值结构分析,1955年农业总产值中稻米占52.6%,其他粮食作物占18.4%,蔬菜、水果等占10%,畜产品占9.7%,养蚕占3.1%。1995年稻米所占比例下降到28%,畜产品比例则上升到30.9%,蔬菜水果的比例也有上升。
在结构变化的过程中,日本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也在提高:从1960年到1995年,每公顷水稻的产量由3 983kg提高到5 100kg,每公顷小麦的产量由2 610kg提高到3 500kg,马铃薯的单产由17 445kg/hm2提高到27 300kg/hm2。
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与化肥、农药、良种、水利等方面的大量投入直接有关。据统计,1950年日本每公顷化肥施用量(实物量)为750kg左右,1990已高达3 000kg;1990年该国的农田灌溉面积为耕地总面积的 66%,基本上实现了排灌配套;其温室面积达到 28 000hm2,已成为园艺设施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当然,生物—化学技术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先进的农业机械。目前,日本仅11.025kW以上的较大型拖拉机平均每百户就拥有 47台;联合收割机每百户有30台;插秧机每百户有55台。这些都是农作物单产水平提高的基本保证,同时又直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指数,以1960年为100,1980年达到309.8,1995年为410。
从日本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来看,水稻是该国最主要的农作物,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其主要产地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九州,东北地区稻米产量为全国的1/3。马铃薯主要产地是北海道、长崎;牛和羊的主要饲养地也是北海道、九州、东北;猪主要分布于九州、关东、东北。通过上述分布,农业的地区专业化基本形成。
战后几十年该国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其总产值从1960年到1990年依然增长了38.5%,为工业和其他产业的现代化提供了保证。但是,由于该国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除水稻可以基本保证自给外,食用农产品总的自给率呈下降趋势,如1960年自给率为91%,到1990年,自给率下降到68%,其中小麦自给率从39%下降到9%;大麦自给率从 107%下降至 15%;大豆自给率从 28%下降至 3%。
本文标题:日本农业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nongye/1159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nongye/11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