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植物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植物制造有机物质的原料,也是植物体的主要部分。一般植物体的含水量为其鲜重的80~90%,蔬菜、瓜果甚至在90%以上。水是碳水化合物中氢的来源,既参加能量储藏,又起着植物体内养料和有机物质的输送作用。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体内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都离不开水。所以水分条件适宜与否,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都有重要的影响。
植物在生命活动中吸收大量的水分,除一小部分用于制造有机质外,其余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物每合成1克有机物质所蒸腾的水为:水稻500~600克,棉花650克,小麦450~600克,玉米250~300克,大豆310~430克。缺水对作物的新陈代谢及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需水敏感期,或叫“水分临界期”,此期中作物的耐旱力最差。各种作物需水敏感期早迟、长短不一致,一般来说,大多数作物的需水敏感期都在生殖器官形成的开花前夕。
水也是家畜机体的重要成分。成年家畜体内的水约占体重的2/3,幼畜的体内还要多一些,若失去20%的水分就难以生存。水更是水产业发展的基础。可见农业各部门的生产布局与水有密切的联系。
土壤水分是植物所需要水分的主要来源。降水是土壤水分贮藏累积的主要来源。
进行农作物生产布局时,可利用当地的全年降雨曲线(多年平均值)图分析水分条件。从曲线图上可以得知全年降雨量,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地区若无灌溉条件,一般难以进行耕作;年雨量为250~500毫米的地区,若无灌溉条件就只能种旱作。再根据雨量的逐月变化,对照作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水分的不同要求,即可分析布局何种作物较为适宜,是否须建设排灌工程也可以利用来判断雨、旱日(一天有0、1毫米的雨量即为雨日)的长短。
雨量变率是最大或最小降雨量与平均值的百分比。降水强度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降水量。两者为10毫米/时、10~50毫米/时,都为暴雨。这两个指标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很大。雨量变率与农业减产成正比,一般雨量少的地区变率反而大。雨量变率在25%以上时,作物就可能受害;若在40%以上,则必须加以人工补救。除年变率以外,还要注意季节变率。如暴雨会引起山洪、水土流失,甚至直接伤害植株,其水量的利用价值作用较小。
湿度过高会使谷类成熟延迟,甚至会引起子粒发芽变坏,也会影响昆虫对果树的授粉工作。橡胶的正常生长要求相对湿度在80%以上。而在生产上有些植物对水分有特殊要求,如晨雨影响割胶等。因此应分别予以评价。
(4)空气
由于空气有“含碳性”和“运动性”两个重要的特性,所以空气是农作物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空气中蕴藏着农作物的“粮食”——CO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很稀薄,约含万分之三,即300 PPM(1PPM 是百万分之一)。大多数作物,主要指三碳作物,如小麦、水稻、大豆等,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为大气中的1~4倍。
农作物所需要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高层大气,晴天它得靠150米高空的CO2来补充,才能供应作物的光合作用的需要。土壤呼吸作用提供的CO2只占光合作用需要量的1/10左右。农田的CO2主要是靠空气输送供应。
空气及其运动的特征,是作物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空气的运动,能输送新鲜的空气,供给作物以“粮食”(CO2),还将蒸腾蒸发的水汽和多余的热量及时地散发出去。
2.地形条件
各种不同的地貌形态,如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平原、沼泽、洼地,都直接影响农业的生产和布局。一般以地形的高度、坡度、坡向、地面切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最明显。
(1)高度
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水汽减少(迎风坡除外),地面辐射增加,温差大,日照强而长,还能使气团变形,改变风的性质,影响降水,因此出现农业生产垂直布局的现象,平地布局中的用地矛盾有时可以从垂直布局中得以解决。如果绝对高度太大,终年积雪就难以利用。此外,相对高度对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使用都有影响。
(2)坡度
坡度在15°以上的地区难于使用大型机械;在30°以上地区,小型机械及大役畜难以使用;在45°以上地区,人畜难以活动。根据概略的统计:坡度为8°时,履带式拖拉机的生产率比理想平原时的生产率降低13~15%,而燃料费增加12%;坡度为6°时,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生产率要降低一半,而燃料费亦增加一倍。可见,坡度影响着耕作的难易程度,从而反映在劳动生产率上。虽一定的坡度有利于自流灌溉和排水,但对水土流失、梯田设置、太阳的入射角有不同的作用,进而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坡向
影响到接受日照、辐射,进而影响水分状况。北半球一般南坡日照时间长,作物生长好,产量高;北坡则相反;东、西坡则处于居中地位。
(4)地面切割程度
影响着机械化和水利化。田面展宽不超过15米时,拖拉机很难迂回。如黄土高原沟壑地区,机械化的程度就不易提高。
此外,小地区的农业布局还受微地貌的影响。
3.土壤条件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其结构、肥力、深度、化学成分、酸碱度,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布局都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能保证植物不断地得到养分和水分。使农作物不断增产。土壤的种类和肥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土壤的深度对团粒结构的形成,保存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温度,保证有机质与矿物质分解并供给作物吸收利用等都有极重要的意义。深耕深翻能迅速加厚耕作层,扩大植物吸收养分的领域,减少病虫害,增加肥力,因此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由于心土土层往往结构、肥力均较差,在深耕的同时,必须注意因地因作物制宜,采取深耕与调节土壤水分、增施肥料相结合的办法。
总之,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影响是深刻的,对自然条件进行农业评价,除了按各个自然要素进行分析外,还应以地区为单位对农业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评价。在评价中,应当注意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的程度会愈来愈小,人们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将愈来愈大。
(二)技术条件
影响农业生产布局的技术条件主要包括农业工艺技术、农业技术装备和劳动素养等三方面。农业生产工艺技术包括良种培育、作物栽培、技术经验、农业技术管理、植物保护、灌水施肥技术等,其中对农业布局影响较大的是良种培育。一个新的优良品种的出现能促进产量的显著提高,而且作物新品种往往具有一些适合新环境的生物学特性,因而常引起农业分布的变化。
农业技术装备包括犁耙、整地、播种、施肥、中耕、排灌、收割、脱粒、除尘、烘干、储藏以及水果、林业及畜牧业生产装备等各种机械设备。运用现代技术装备,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
劳动素养,系指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精耕细作的水平而言。一般来说,劳动者的文化素质高,劳动技能操作熟练,能掌握比较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则有利于良种培育和先进技术装备的使用;精耕细作,实行集约化生产,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商品性生产等等。
所以技术条件的改进,可以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减轻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从而引起农业布局面貌的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世界农业科技领域正在酝酿着一系列重大变革。其主要的趋势是:
1.由“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大量农产品。主要途径之一是巧妙利用各类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空间差”和“时间差”,进行错落组合,综合搭配,构成多层次、多功能、多途径的高效生产系统。例如高矮间作、长短套种、喜萌与喜光共生的农农式、农林式、农牧渔式、农果蜂式等。如法国一位著名园艺家提出:葡萄园内套种黄瓜并养蜂可以明显提高产量。因为黄瓜苗会分泌葫芦素c、九碳链等化学物质。对葡萄常见病虫害有抑制作用,而蜜蜂授粉则能显著提高产量。
2.由“石油型”向“生态型”发展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指导。根据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规律建立起来的一个综合型生产结构。如匈牙利最大的“生态农业工厂”是一座玻璃屋顶的庞大建筑物,地上的作物郁郁葱葱,收获物被送进车间加工,其废渣转入饲料车间加工后再送到周围的牛栏、羊舍、猪和鸡棚,畜禽粪便则倾入沼气池。这家工厂的全部动力,都来自沼气和太阳能。它可为10万人的城镇供所需的粮食、禽蛋肉及蔬菜。专家认为,生态农业是一种久兴不衰的生产方式。它的种种模式将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3.由“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现在,农业生产一般在露天进行,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未来农业将会由大量现代化保护设施来武装。如日本兴起的无土栽培、植物工厂、气候与灌溉自动测量装备等。日本最大的植物工厂 CRIEPI,其面积为 1000平方米,每天能自动生产各种蔬菜 500千克。有人预测,在未来的20~30年内,将有相当部分的农作物由田间移到温室,再由温室转到自控式环境室。这样,农业将按需要实行全年播种,全年收获。
4.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发展
农业机械化给现代农业带来了很大活力,特别是在解放劳动力上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些机械将要进一步发展为自动化。例如,法国农户约有5%拥有个人电脑,美国已有10%的农场主使用计算机。据预测,今后“超级智能机器人”将参与农场的一切管理,并且完成各种农活。
5.由“农场式”向“公园式”发展
到了21世纪,农业将趋向可供观光的公园场所发展,目前荷兰正在朝这个方面努力。这种公园完全是自然景色,空气新鲜。布局艺术,游人除观景赏奇外,还能尽情品尝各种奇花异果,令人心旷神怡。
6.由“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现代农业已经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各种激素,可以说进入了化学时代。然而专家认为,随着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的发展,这种局面正在发生变化。最近,美国农业部指出:“生物化”农业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发展,到21世纪,目前的化学农业将被生物农业所取代。
7.由“单向性”向“综合性”发展
在欧洲,农业专家们认为,鉴于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仅代表了未来低输农业的一种极端类型。建议发展一种综合性农业作为未来农业的主导方向。其特点是:土肥方面不同于生物农业完全施用有机肥,也不同于常规突出使用无机肥,它既用有机肥、绿肥、秸杆还田,也配用无机态氮、磷、钾肥料;此外,在杂草控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均建议科学地综合治理;并且综合农业还应对经济、就业、环境、自然、景观、食物品质及社会福利等方面加以综合考察和安排。
(三)社会经济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发展和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国民经济的需要及市场需求
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决定着农业生产布局的基本特征。因此,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人口增长与消费水平提高对粮食与副食品的需要,工业生产对各种农产品原料的需要,出口的需要,农业生产(种子、饲料等)及国家储备的需要等。以及市场对农产品的各种需求。
2.工业及城市条件
农业与工业、城市的内在联系,要求农业为工业、城市、工矿区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和市场;而农业的发展及其现代化,则有赖于工业的支援与配合。因此,工农业的生产与布局,在地区上必须互相结合、协调发展。
一般来说,在分析工业与城市对农业布局影响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分析所在地区内工业、城市的规模与性质对农业的影响;②分析农业机械、农业动力、农业化学、农副产品加工和饲料工业等工业部门可能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的种类、型号、数量和质量,并作出评价;③分析工业和城市对农业适应的状况,并对发展远景进行评价。
3.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运输,一方面可以为农业生产输送各项必要的生产资料;另一方面,它又可以把农产品送到消费区,推动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从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影响来说,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工业对农业的支援及其规模,也影响到发展商品农产品的可能性和规模。同时,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以及各个农业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必须通过交通运输业来实现。
4.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资源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主要有:劳动力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各地区居民劳动素养的差别;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不同要求和各地区劳动力的保证程度;劳动力资源的部门分配和利用效率,劳动力利用季节平衡,以及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与劳动力供需平衡的可能变化等等。
5.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原有基础
这包括一国一地区农业生产与布局原有历史与现状。任何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布局,均有其历史原因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所以必须充分注意原有历史基础对农业布局的影响。对于原有历史基础中有利于农业合理布局的因素,应当科学地加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其中不利于今后农业生产与布局的因素,则应加以摒弃和改造。而农业生产与布局的现状,则反映着农业生产已经达到的水平和规模,对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以及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地区分布的状况,这也是论证农业布局新方案时所应当充分考虑的必要依据。
四、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布局
(一)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资源的关系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而创造的,有一定经济目的人工生态系统。因此,农业生态系统与农业资源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1.农业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都是由农业资源构成的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以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构成的具有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运动的综合体。其中生物成分既包括劳动对象,即要进行生产的农作物、家禽、家畜,也包括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的树木、杂草和各种野生生物,同时包括人类在内。而非生物环境是指光、热、水、气、土等自然条件。
农业资源包括气候资源(光、热、水、气)、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见农业生态系统的所有基本成分,都是农业资源。
农业生态系统可概括为下列公式: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物群落+农业自然条件
这个公式不仅说明农业生态系统的构成成分与农业资源是一致的,而且说明两者都有统一性的特征。
2.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运动是农业资源更新的重要条件
所有的农业资源都是可以更新的,只要利用和保养得合理,就可永续使用,所以农业资源的可更新性与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周而复始运动是相吻合的。美国生态学家士密斯(R.I.Smith)曾把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简化为这样的公式:土壤—植物—动物——土壤。这一公式反映了农业资源更新的相互关系和互为条件。
(二)农业生态系统的特征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具有地域范围,生物群落与自然环境相统一和生物与非生物成分之间的能量及物质交换等自然特征。同时,农业生态系统尚具有经济特征。
1.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进行农业生产的产物
农业生态系统是人类抱着一定生产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产物。人类为了维持生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投入各种资源进行植物栽培和禽畜饲养,以取得必须的食物,这样就形成农业生态系统。人类的这种经济目的是以需要和可能为基础的。有了经济目的,就根据当地的具体资源条件,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进行资源组合,决定采用最有利的农业技术和经济措施,拟定合理的模式,逐步按计划执行,经过一定时期,最终将建成一个按人类设计而实现的农业生态系统。
人类在农业生态系统形成后,并非一劳永逸,而必需不断努力,不断进行控制和管理并投入资源,才能使这一系统继续存在。农业生态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生物的自然再生产与人类有目的的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在农业生态系统内,必定有一种或几种植物或动物是主要劳动对象,这些动植物生长、发育、乃至成熟达到可供人类消费之时,便完成经济生产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投入各种农业资源。如果人类要取得第二次收获,就必须再投入各种资源,才能进行经济再生产。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就是人类必须对农业生态系统继续进行控制,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才能保持下去。
2.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由人类经济活动所决定
所谓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效率。投入农业资源越少,产出的产品数量越多、质量越好,则其转化效率越高,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就越好。
因此,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好坏,是人类干预和控制的结果。这种对系统的干预、控制和管理,实际上是投入农业资源的经济活动。各种资源投入的数量、时间和方式的合理程度,直接影响到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农业生态系统是由环境、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人类对系统的控制及改善功能的活动也是针对这四方面进行。
(1)对环境的干预
在自然环境诸要素中,人类对光和热的性质和强度尚不能加以改造。为了增加能量转化的效率,只有设法改良品种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性能,或提高作物的耐寒或耐热能力,以适应这一地区的光热条件。人类对环境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合理利用光热条件,控制利用水资源,营造防护林带(防风、防沙),植树造林(改良小气候)。
(2)对植物的干预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是生产者。但在同一系统中的不同植物种类,对人类有不同的经济价值,因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各种农作物、杂草和野生植物在生态系统中都能进行光合作用,起着生产者的功能,但是农作物可以给人类提供各种植物性农产品,而杂草和野生植物则是人类进行作物栽培的障碍。人类除保护农作物和促进其生长发育外,还通过选育种改良其经济性状,使其更符合人类的要求,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人类对植物的干预主要表现在:改良作物品种,改善耕作制度,合理安排作物布局,防治病虫害,根外施肥。
(3)对动物的干预
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是消费者。同植物一样,在系统中的不同动物种类对人类有不同的经济价值,因而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不同的影响。各种家禽家畜、害虫、有害的细菌、寄生虫及有害兽类在生态系统中都是一级、二级或三级消费者,但是家禽家畜可以给人类提供畜禽产品,而其他有害动物则是作物和家禽家畜的为害者。所以人类把家禽家畜作为劳动对象,采取各种措施使其正常生长发育,并改良家禽家畜的经济性状,为增加产蛋、产奶,提高屠宰率,提高饲料消化率等等,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用。而对有害的动物,则设法加以控制和消灭。人类对动物的干预主要表现在:改良禽畜品种,改善饲养环境,合理饲料配方,控制配种时间,防疫治病等。
(4)对微生物的干预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使植物残体、动物排泄物和尸体分解,其分解物重新回到物质循环系统,这是再循环运动的物质基础,也是进行经济再生产的重要条件。人类对微生物的干预是通过改善环境的透气性、调节土壤温度和增加有机质等措施,使其有利于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促进分解作用,以提供植物所必需的养分。人类对微生物的干预主要表现在:合理耕作,合理施肥,秸杆回田,水土保持,合理排灌等。
上述无生命成分(无机环境)、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微生物)四个营养单元,也即四种成分,在能量获得和在物质环境中各以独特的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通过复杂的营养关系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成为自然界的基本功能单元。
可见,农业只有通过一定的系统结构,结合当地资源的特点,研究最适当的结构体系和转化控制技术系统,才能求得最佳的转化效率。
3.农业生态系统的价值流
能量转化与物质循环是农业生态系统最重要的特征,是研究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问题。
能量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运动叫做流,称为能量流与物质流。在能量流和物质流的运动过程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固定和贮存起来,使植物得以生长、发育和繁殖。植物这种固定和贮存的运动环节,在生态学中称为植物库。同样,动物以植物为食料,把植物的能量和物质吸收、固定并贮存在动物体中,称为动物库。植物和动物残体和排泄物回到土壤接受微生物的分解,成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称为土壤库。植物库、动物库和土壤库与能量流及物质流是互相依存的,在运动中相互联系,构成生态系统的特征。
人类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流和库的循环运动,生产各种植物和动物性农产品,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从经济的观点来看,这些农产品都是物质财富,都是有使用价值的。所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伴随着能量流与物质流的运动还有价值流。
价值流是以价值形式体现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生态系统运动,它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特征。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经济成果是创造使用价值,这正是农业生产投入各种农业资源取得植物性和动物性产品的过程。价值流与能量流及物质流是互相交织、同步进行的。价值流就是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过程中以潜在使用价值与实在使用价值的形式交替转化而成的。所谓潜在使用价值,就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尚未能供人类直接消费的各种组成成分,包括生物部分的种苗、种子和微生物,以及非生物部分的光、热、水、气和土壤养分等。在未经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之前,人类是不能利用这些成分来满足生活需要的(某些种苗、种子在性质上可供人类消费,但在经济上不可取)。但没有这些成分,绿色植物也无从合成有机物。所以,农业生态系统这些组成成分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性质。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断吸收、转化、固定、贮存和积累环境中的能量和物质,潜在使用价值也不断同步增长和变化。及至植物发展到“可供人类使用的形态”,也就是成为可供人类食用的植物性农产品,潜在使用价值就变成可满足人类需要的实在使用价值。至于动物性农产品,则是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家禽家畜利用植物性的潜在使用价值(人类不能直接消费的秸杆、杂草等)和使用价值(人类可以食用的谷物等)作饲料,从一种已形成的潜在使用价值及使用价值,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使用价值。人类消费这些植物性或动物性的使用价值之后,其残渣及排泄物又成为潜在使用价值。这就是价值流的全部过程,也是能量和物质转换的过程。
同能量和物质可以固定和贮存于植物和动物体内而成为植物库和动物库一样,潜在使用价值和使用价值也贮存于植物库和动物库之中,也就是说可供人类消费的农产品,只能从植物库和动物库中取出来。因此,要获得高产,就要使植物库和动物库贮存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而要达到此目的,又必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效率。
4.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
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与物质的输出和输入是商品交换所造成的。由于各地的资源条件不同,经济、社会和政治情况各异,随着社会发展,造成生产上的地区分工,各地都根据各自的条件,生产成本最低,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产品。这是任何商品经济社会必须遵循的经济规律。既有生产上的分工,就必须有商品交换,现代农业生产的产品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在当地使用,即不是在生产这些产品的农场或生产单位消费,而是作为商品运销到其它地方。经济越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的商品率就越高。在经济发达国家的农场,其产品几乎全部都商品化,而且销售市场不限于本国,国际农产品贸易额与日俱增。
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起来的。即使它的范围很大,也不能避免农产品作为商品流出系统之外。所以在现实商品交换的社会里,农产品广泛和频繁地在各地进行交换。而农产品是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由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本身贮存有一定数量的能量和物质,农产品作为商品流出本农业生态系统外,也就是将一定数量的能量和物质输出系统之外。农产品外流越多,能量与物质输出就越多。在进行经济再生产时,如果不从系统外输入相应数量的能量和物质,农业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的功能就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是不会发生的,但在以商品生产为主的农业生态系统中则是必然的现象。所以输入适当数量的能量和物质,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对系统的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措施。
输入能量和物质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土壤施用各种有机和无机肥料,使土壤库中的养分保持收支平衡;对植物施用农药,以防治病虫害,使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对田地施用除莠剂,以抑制和消灭杂草,保证农作物的生长不受妨碍;输入各种饲料,以保证家禽家畜有足够食料,特别是以禽畜饲养、养鱼或饲养其他动物为主的生产单位,输入商品饲料是不可避免的;对动物使用各种预防或治疗疾病药物;尽量满足生产过程中运输、抽水、喷药及农田基本建设等工作所必需的石化能源或电力;在整个生产过程各项工作都进行活劳动投入。
至于输入能量与物质的数量、种类、时间、方法等如何才能合理,即既不能浪费,又不能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则必须借助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技术经济知识,按具体情况作出决定。
(三)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实现物质能量转化
在农业布局合理,长期保持稳产高产的农业单位,一般都能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和实现物质能量转化的最佳效率。因此,认真地应用农业生态系统原理,科学地分析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是合理开发管理资源、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方法。
那么,如何通过合理布局农业,来保持农业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物质能量转化的最佳效率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优化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平衡。
农业生产实践证明,在布局农业生产时,必须根据各地区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分析、研究农业生态条件、特点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扬长避短,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地依据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针安排农业生产。这样,既可满足农业各个部门或各单项生产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取得高产优质的产品和最佳的经济效果;同时,又能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自然条件与农业自然资源,改善自然环境,保护和建立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总之,合理布局农业要求经久保持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以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各业的综合发展。对于已遭破坏的生态环境,则应从地区条件特点出发,确立符合地区优势的农业生产发展方向,有计划地进行改造和培育,逐步建立起良好的农业生态系统。
2.实现农业生产地域结构合理化
所谓农业生产结构,指的是农业经济结构、技术结构、生态结构等交织而成的主体网络结构;或者即一般所指的农林牧副渔及其各个门类、项目生产的规模、组合和布局关系。农业生产结构必然要与一定的地域相结合,由此便形成所谓农业生产地域结构。
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是维护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客观要求;也是使农业生产各部门,尤其是农、林、牧三者相互密切结合,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境,提高物质能量转化效率,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要求。这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是一个以人类为中心,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以作物生产和畜禽饲养为基础,包括邻近的林地、草地、甚至病虫、杂草、微生物等共同构成的能量转换、物质循环的系统。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所盛行的“桑基鱼塘”传统农业生产地域结构,就是建立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的成功例子。这是原来地势低洼,不适农作物生长,当地群众把低洼地挖成鱼塘,发展养鱼业同时抬高土面,降低地下水位,为桑、蔗、果、菜等经济作物的生长创造条件,形成了一个“桑好、蚕壮、鱼肥、蔗茂”的生态系统。现在当地还在水稻产区运用这种经验,根据水情和地势不同,安排了一定面积的鱼塘,在塘基建猪舍,利用猪粪尿养鱼,形成一种“以粮促猪,以猪促鱼,以塘促粮”的农业生态系统,也收到了增产增收的良好效果。
本文标题:农业生产与布局(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ao/24468.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ao/2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