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经济地理学导论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经济地理学导论 > 经济区划(3)

经济区划(3)

时间:2011-02-07 13:48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如前所述,经济区是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因此,通常认为劳动地域分工的学说是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所谓劳动地域分工,是指一些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其他地区(或国家)专门生产另一些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各地区(或国家)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可见,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一种形式,是部门分工在空间上的表现。

关于劳动地域分工的学说由来已久。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从工场手工业看到了分工的利益,于是联系到整个社会,论证了劳动地域分工。他指出,每个国家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于某些特定产品生产的条件(这里主要指自然条件),而导致生产成本最低,这叫作绝对利益原则,又称绝对成本说。如果每个国家均按此原则进行专门化生产,通过贸易进行交换,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的利用,这是斯密地域分工学说的基石。斯密的学说对解释当时国际和区际的劳动地域分工和产业布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他片面地夸大了自然条件对地域分工的影响,并且,用绝对利益原则来解释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不利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也同以后落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同发达国家间国际贸易的实况不相符合。

继斯密之后,另一位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者大卫·李嘉图(Darid Ricardo)提出了比较利益原则,或称为相对成本论的地域分工原则。他认为,确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的地位的依据,是这个国家在生产某类商品时,其生产成本与其他国家比较是相对有利还是相对不利。每个国家都应出口其“比较成本”较低的商品,进口其“比较成本”较高的商品,这样,国际贸易就可使双方都获得利益。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原则比斯密的绝对利益原则能较好地解释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问题。但他单用劳动时间来计算比较利益,是不全面的,事实上,各地生产要素的结构和内在关系是复杂的,实际情况同他的理论分析尚有很大的差距,故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说被称为国际贸易的纯理论。此外,他的理论是一种静态的比较利益理论,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或“后起国”的发展,实际上产业优势和劣势是会相互转化的。

本世纪初,瑞典著名经济学家、197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俄林(Bertil Ohlin)把价格理论与一般均衡区位论结合起来研究劳动地域分工,取得了较大进展。俄林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元。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内贸易和各地工业区位的形成;从国际范围来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导致国际贸易和各国工业区位的形成。俄林考察了土地、劳力、资本这三大基本生产要素,指出生产要素分布不均,会引起相对价格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的相对价格差异,再加上汇率因素,就造成商品绝对价格差异,最后导致区际贸易的产生。俄林的相对价格差异学说解释了很多劳动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现象,补充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论,成为近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权威。但俄林的学说也有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例如,按照此学说,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应致力于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商品的输出,放弃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市场争夺。但现实世界中,无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或是后起的工业化国家,对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市场争夺仍十分激烈,这给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增添了不少困难。

前苏联著名经济地理学家巴朗斯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劳动地域分工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地域分工论。他认为,所谓劳动地域分工就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有两种情况:一是某国家或地区不能生产某种产品,而由另一国家或地区输入;另一是某国家或地区虽能生产某种产品,但成本较高,因而输入这种产品。前者称为绝对地域分工,后者为相对地域分工。可见,他概括了斯密和李嘉图的地域分工和国际贸易学说。

巴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分工的理论出发,分析了影响地域分工的因素,指出各地区自然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差异是地域分工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利益是地域分工发展的动力,交通运输技术的改善引起运费下降,扩大了劳动地域分工的广度和深度,从而为经济区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劳动地域分工过程,实质上就是地区生产专门化过程。而地区生产专门化是建立在区域优势基础上的,区域优势又是由自然、社会、经济及技术等多因素的优势所构成。一般来讲,在劳动地域分工形成的早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起决定作用,它使某些地区能够生产某种产品,而另一些地区则不能。但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人类改造自然环境能力的提高,降低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也使劳动地域分工格局起了新的变化。在现实世界中,除了少数产业或产品生产受自然环境的严格限制外,更多的产业或产品生产则主要受社会、经济及技术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只不过是众多影响因素中的一个,且影响程度在逐步下降。

经济利益是地区生产专门化和劳动地域分工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一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必须具有生产这种产品的区域优势。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绝对优势,二是相对优势。前者是指一个地区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劳动生产率较另一个地区要高(或成本要低)。如天津的棉纺织品成本低于呼和浩特,而呼和浩特的乳制品成本则低于天律,这说明天津在棉纺织品方面居绝对优势,而呼和浩特在乳制品方面居于绝对优势。相对优势则是指某地区生产某种产品与该地区生产其他产品相比,是相对有利,还是不利。以美国“玉米带”和大平原地区专业化生产为例。若在“玉米带”种植小麦,平均每英亩可获30蒲式耳的产量,若种植饲料作物发展肉牛饲养业,则每英亩可获400磅牛肉;在大平原地区,这两项产品的每英亩产量分别为20 蒲式耳和100磅。无疑,“玉米带”占有绝对优势。然而按照“比较利益原则”,“玉米带”每英田小麦产量是大平原地区的1.5倍,而牛肉产量则为大平原地区的4倍。显而易见,在“玉米带”种植饲料发展肉牛更为有利。而大平原地区每英亩小麦产量为“玉米带”的三分之二,牛肉为“玉米带”的四分之一,两者相比,大平原地区具有小麦生产的相对优势,因而以小麦专业化生产为主。可见,区域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是劳动地域分工的根本原因,通过各地区专业化生产,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这正是经济区划的目的所在。

劳动地域分工和地区生产专业化必须要进行区际产品交换,只有通过此种交换,才能使地区优势变为现实。而区际产品交换必须要以一定的交通运输条件作为保障。因此,交通运输条件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物质保障。巴朗斯基在论述劳动地域分工时特别指出运输因素的作用,从其著名的地域分工公式中可以看出这一点,即:

Ci+tij<Cj

式中Ci、Cj分别为两地某产品价格,tij为运费。只有当tij小于一定数值,不至于改变上述不等式方向时,该种产品才能在i地专业化生产。随着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和运输工具的改进,运输成本不断降低,有利于劳动地域分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国际贸易中的关税壁垒和国内各地区间的行政障碍,不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国内市场,当然也就不利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发展,以及实行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
  本文标题:经济区划(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jingdao/24450.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jingdao/24450.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经济区划(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经济区划(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