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高中地理(95版)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高中地理(95版) >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4.5(3)

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4.5(3)

时间:2010-06-21 19:14 来源:未知 作者:云中雪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三  地震

地震的发生  地震一般指岩石圈的天然震动。地震按其成因主要有两种:构造地震和火山地震。其中构造地震影响最大,这类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应力引起构造变动而发生的地震。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强烈地震发生时,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岩层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和震源相对应的地面上的点叫震中。从震源发生的地震波首先到达地面的是纵波,这时在震中的人们会感到上下颠簸;接着横波传来,又变成前后、左右摇晃。

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来表示。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能量大小的等级。地震释放出来的能量越大,震级越高。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 30倍左右。

震级是根据地震仪所记录的地震波计算的。例如,1960年5月22日在智利发生的一次著名的大地震,震级为8.5级。这次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啸,推起10多米高的浪墙,波及到距智利一万多千米的日本海岸。一般地说,3级以下的地震,人无感觉,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称为破坏性地震。

同一次地震在不同地区所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不相同的。某一地区地面所受的影响和破坏强度,用地震烈度来表示。地震烈度的大小同震级、震中距离远近等有直接关系。在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在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离震中越远,烈度越小。同时,烈度大小也和震源深浅、地质构造、地面建筑等有关。在距震中一样远的地方,有时烈度相差很大。

地震的分布规律和预测  地震的分布呈一种有规律的带状,叫地震带。地震带是地应力比较集中的地区。在一个地震带内,地应力的积累和释放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不均匀的,所以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现象。地震的分布从世界范围看,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板块交界的地带。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全世界约80%以上的浅源地震(0千米~ 70千米)、几乎全部的中源(70千米~300千米)和深源(300千米~700千米)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是世界上的主要地震带。

我国处在两大地震活动带之间,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据记载,我国自本世纪以来的80年内共发生破坏性地震2600余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500余次,8级以上地震9次。世界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大地震是我国1556年陕西华县大地震,据不确切记载,死亡人数达83万余人。1976年,我国唐山大地震,是浅源地震,震级7.8级,死亡人数也很多。

地震对人类的危害很大,目前人类对地震的认识尚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准确预报地震的方法。地震的孕育和发生都与一定的地质构造相关,搞清地质构造是进行地震预报的重要基础。地震前常有不少异常的自然现象发生,叫做地震前兆。如地下水的异常变化、动物的异常反应、小震频繁、地壳形变等等,这些现象可以为预报地震提供一定的依据。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地震的国家。现在我国的地震工作者和群众观测队伍相结合,积累了一些预测地震的经验,也成功地作出过地震预报,但仍需大力加强对地震的科学研究,提高预测预报水平。

问题和练习

1.地球内部为什么有巨大的热能?地热资源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地热能如何利用?为什么说它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能源?

3.火山是怎样发生的?火山喷发熔岩的性质同火山爆发强度有什么关系?

4.地震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地震发生时,在震中的人一般是先感到上下跳动,然后才是左右摇晃?

5.震级和烈度一样吗?烈度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6.把课本中的“六大板块示意图”同“世界火山地震带分布图”作一比较,说说世界火山、地震分布有什么规律,为什么?


  本文标题: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4.5(3)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gaozhong/1363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gaozhong/1363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2)
100%
-------
欢迎你对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4.5(3)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火山、地震-4.5(3)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