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师网之全球资源态势与对策
当前位置: > 地理书库 > 全球资源态势与对策 > 12.4 我国态势与对策(2)

12.4 我国态势与对策(2)

时间:2010-12-20 17:46 来源:未知 作者:地理教师 责任编辑:地理教师
-------
3.近中期应把挖潜、节水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重点目前全国大、中型病险工程很多,还有待配套的半拉子工程,严重影响水库蓄水能力和安全,应尽快治理和完善配套。通过水利工程挖潜,我国有可能增加灌溉面积 666.7万公顷左右。农业是最大用水户,农业节水对缓解全国用水矛盾,发展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挖潜和节水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全社会应建立和完善各种节水器具、节水设备和科研、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国家从科学研究、产品生产、原材料供应、资金和税收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以促进节水事业的发展。要通过挖潜、节水以达到增加可供水量和减少的需水量的目的。这是当前仍至今后一段时期内解决全国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各种条件许可下积极兴建新工程开辟新水源,增加供水能力。

4.按经济规律办事,改革不合理水价现阶段水价普遍低于供水成本,其后果是,一方面造成大量工程入不敷出,国家与地方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许多工程老化、破坏得不到资金进行适时维护和更新,减少了可供水量;另一方面导致用户的严重浪费,同时也使各种节水工程技术措施和污水处理的比较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节水和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因此,提高水价势在必行。增加水利投入,改革投资政策 80年代以来,水利投入锐减,近 10年来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仅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 2%左右。不及前 30年平均值的 1/3,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江河治理。近 10年来我国农田灌溉面积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 10 年前净减 66.67万公顷,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加水利建设投入是扩大农业再生产和发展工业、城镇供水事业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我国 40年来的实践表明,水利基本建设应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的 7%左右为宜。在增加水利投入时,投资政策要实行改革,应改变过去单靠国家无偿投资的政策,要按照受益的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的获益情况进行合理分摊,避免过去投资政策造成盲目争项目、争资金的弊端。

6.加强区域水资源综合研究根据水资源条件逐步调整生产力局面。我国是个洪涝干旱频繁的国家,面临着既要解决干旱缺水,又要防治洪涝灾害的双重艰巨任务。因此,一个区域综合研究,不仅要研究水资源的供求关系,还应全面研究与水有关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决不可顾此失彼。应在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总目标基础上,探讨区域水资源的宏观管理问题,尤其是黄淮海平原地区更应重视这个问题。要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其它社会经济条件,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今后要考虑把水电、化工、钢铁等大耗水工业尽可能布置到水量丰富的大江大河沿岸和沿海地区。我国海岸长 18000余公里,有取之不尽海水资源,沿海地区应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尽可能更多地利用海水资源。在北方少水地区、应适当发展旱作农业,培育和发展耐旱、耐盐作物品种,减少农业需水量。

7.加强水质保护,实施污水处理再利用我国目前污水年排放量达 360亿立方米,80%未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全国大量地表水遭污染、地下水也受其害。实施污水资源化,不仅使处理过的污水得到利用,减少淡水取用量,也保护了环境,兼收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多种效益。在北方缺水城市应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加快实现污水资源化,缓解当地水资源供求矛盾。

8.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开发国际河流我国是个有众多国际河流的国家。应在开放政策指导下,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与邻国的实际情况,加速我国国际河流的基础研究,加速国际河流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我国边远地区和邻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以利于边防的巩固和安定。

9.积极参予国际社会开展的水资源方面的国际性研究工作通过国际合作和交流,不断提高我国水资源科学研究工作水平,为全人类共同解决全球水资源问题作出我国的应有贡献。


  本文标题:12.4 我国态势与对策(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uice/22147.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uice/22147.html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
欢迎你对12.4 我国态势与对策(2)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本站地址:http://www.dljs.net
评价:
用户名: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输入验证码,选匿名即可发表)
关于12.4 我国态势与对策(2)的最新评论 >>>查看详细评论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