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全球人口与土地的紧张状况及发展趋势
1950—1987年间,全球人口从 25亿增加到 50亿,翻了一番,1990年攀上了 52.9亿的高峰。据估计,本世纪末全球人口将超过 60亿人。与此相反,由于全球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各类农用土地的人均量已出现下降趋势,耕地绝对量的增加也是以林地和草地的减少为代价的,而且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人地关系极不平衡。尽管耕地扩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粮食生产仍有巨大潜力,但由于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持续增加的人口压力,全球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无疑在加剧。
一、全球日益紧张的人地关系
1.耕地增长趋于稳定,人均耕地日益减少,全球人口与耕地的矛盾日趋尖锐据估计,1850年全球耕地约 5.38亿公顷,1980年达到 10亿公顷。在 20世纪中叶以前,全球耕地随人口增长而增长,1950年近 12亿公顷。从 50 年代开始,增长速度放慢,1980年为 13.6亿公顷,80年代中期以来,耕地面积逐渐趋于稳定,3051988年为 13.73亿公顷,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其中可灌溉耕地面积增长较快,已由 1950年的 0.94亿公顷增加到 1990年的 2.59 亿公顷,增长近两倍(表 11—6)。与此相反,全球人均
表 11—6全球耕地的演变趋势* 年代/耕地/谷物耕地/可灌溉耕地 /面积(亿公顷)/人均(公顷)/面积(亿公顷)/人均(公顷)/面积(亿
公顷)/人均(公顷) 1950/11.69/0.47/5.93/0.23/0.94/0.037 1960/12.78/0.42/6.31/0.21/1.26/0.045 1970/13.19/0.34/3.73/0.18/1.880.051 1980/13.56/0.31/7.24/0.16/2.360.053 1990*/13.72/0.27/7.20/0.14/2.59/0.049 2000/14.40/0.24/7.20/0.12/2.79/0.045
*地为 1988年数、2000年为估计数。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已由 1950年的 0.47公顷减少到 1988年的 0.27公顷,减少 42.6%,人均谷物耕地减少近 40%。为弥补耕地不足,可灌溉耕地比重由 8%提高到 19%,人均面积提高了 1/3,大大缓解了耕地不足导致的全球性人粮矛盾。尽管耕地扩大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由于人口增加过速,预计到本世纪末人均耕地面积仍将下降,人均谷物耕地和可灌溉耕地面积可望保持现有水平,人地、人粮矛盾必将加剧。
在历史上,粮食需求的满足主要是靠扩大耕地面积得以实现的,尽管 1950年以来提高单产已变得更为重要,但耕地面积仍在继续扩大。这种耕地面积的增加是以损失草原、湿地和其它生态系统,特别是森林为代价的,自 1976年以来每年大约有 600—800万公顷的疏林地和林地被开发为农地。而且,现有耕地有日趋被大量占用的倾向。据估算,自人类产生以来全球已损失约 11亿公顷的耕地,目前平均每年减少 0.2亿公顷。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损失主要在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质肥沃,产量很高的已耕地带。美国 1914年拥有 3.67亿公顷耕地,目前只剩下 1.88亿公顷左右,即使这部分耕地也正在急剧减少,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已开始耕种以前的休耕地。人多地少的日本,1950年以来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毁坏的耕地至少已有 360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 1950年的 0.061公顷下降到 1988年的 0.034公顷,减少近 1/2。人均耕地日益减少的趋势在世界各国几乎均可发现。即使人少地多的苏联与 1960年相比人均耕地也减少了 1/4,1988年人均降低到 0.80公顷。
2.随人口增加和耕地扩大,全球森林和草地的绝对量和人均量都将日益减少在未受人类大规模干扰之前,全球森林和林地大约有 60亿公顷。到 1954 年,因人口迅速增加导致农业、牧业和人类定居点等用地的增加,全球森林和林地面积已下降到 40亿公顷左右。据统计、近 30年来,热带森林面积的减少远大于温带地区,欧洲、亚洲及大洋洲的温带森林面积,由于人工造林和退耕还林面积超过其它方式占用的林地面积而略有增长。在北美洲,森林面积 20世纪初期已稳步增加,最近又略有减少。最近几年,热带地区滥伐森林的面积大于人工造林面积顷的 10—20倍。1950—1983年间,中美洲的森林和林地面积从 1.15亿公顷减少到 0.66亿公顷,减少 43%;非洲则从 9.01 亿公顷减少到 6.83亿公顷,减少 24%。1973—1988年 15年间,全球森林和林地面积由 41.91亿公顷减少到 40.49亿公顷,净减 1.42亿公顷,减少 3.4%。林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将林地转变为农业用地。自 1976年以来,每年有 900—800万公顷的疏林地 307和林地被开发为农地;400—500万公顷郁闭林被采伐,以后这种林地 90%转变为耕地;1450万公顷已更新为森林的休闭地被皆伐,其中 330万公顷转变为永久性农业用地。1971-1988年间,发展中国家的森林和林地面积由 23.40亿公顷减少到 21.82亿公顷,减少 6.8%。由于造林速度跟不上伐林速度,很长时期内,全球森林绝对量和人均量都将持续下降。
世界土地面积中约有一半可划为草地,包括永久性草地和放牧地,疏林地和灌木林地,热带稀树草原和欧亚大草原以及其它类型土地,面积总计约 67亿公顷。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全球永久性草地和放牧地为 23.58亿公顷, 1973年达到 32.23亿公顷,人均 0.86公顷。1978年下降到 32.02亿公顷, 1988年回升为 32.12亿公顷,与 1973年相比略有下降,但七、八十年代基本稳定在 32亿公顷水平。1988年人均下降为 0.62公顷。考虑到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和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全球草地的绝对量和人均量也将继续减少。
3.3. 无论对全球生态前景持悲观态度,还是乐观态度,全球土地退化问题是在人口膨胀和消费水平提高的双重压力下形成和加剧的已成共识。前者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后者主要在发达国家,当然有些兼二有之。如果发展中国家两者结合,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将更为强烈,土地退化将日趋严重。
(1)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条件,滥垦、滥伐、广种薄收、刀耕火种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加剧了水土流失过程。据研究,全球流入海洋的泥沙比人类出现之前大 3倍,全球受水土流失和干旱危害的土地达 26 亿公顷,每年流失土壤约 240万吨,相当于损失耕地 800万公顷。印度每年流失的肥沃土壤约 80亿吨,养分多达 600万吨以上,比施在耕地上的化肥还多。美国每年流失的土壤达 10亿吨以上,每年约有 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因水土流失而退化。据估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大约有 900—700万公顷农田因水土流失而丧失生产力,这相当于过去的 3个世纪的水土流失速率的两倍以上。(2)土地沙漠化。人类为生存和发展,长期以来毁林开荒,滥垦过牧,结果造成日益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非洲撒哈拉沙漠吞没的耕地达 0.65亿公顷,南亚塔尔沙漠每年延伸 100公顷使印度和巴基斯坦每年损失约 1.3万公顷耕地和牧场,中国受沙化影响的地区多达 0.33亿公顷。目前,世界上有 2/3的国家直接处在沙化威胁之下,总面积达 20亿公顷,并且还在以每年 58 万公顷的速度蔓延。联合国专家估计,沙漠已吞没约 40%的耕地,现在每年沙化的耕地仍多达 600万公顷,如果土地沙化趋势制止不住,预计本世纪末全球还将损失 4—5%的耕地。(3)土地盐渍化。土地盐渍化是因灌溉和排水不当所引起的。在印度次大陆、中国华北平原、加利福尼亚中部谷地和中东、每年有 100—150万公顷农业土地因盐化导致产量下降。美国有 400万公顷灌溉土地,澳大利亚有 200 万公顷,加拿大有 100万公顷以上的土地受到盐渍化影响。全世界潜在的可耕地大约 30%受盐化影响,每年有 150万公顷农田因盐渍化降低了生产力。此外,土壤肥力下降、土地潜育化、“三废”引起的土地污染和土壤理化性质恶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也有广泛发生。据综合估计,全球土地退化和破坏的速度在每年 1000—1500万公顷之间,并且随人地关系日趋紧张,土地退化加重趋头 309明显。
本文标题:11.2 全球人口与土地的紧张状况及发展趋势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uice/22153.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uice/22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