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另一些环境质量内容和区域物质财富的产出之间不太好比较。例如,污染问题就是这样,由于施肥、施用农药,使土壤、地下水受了污染,这肯定有害于人的健康。但它造成的危害,和所增产的粮食之间的关系就难以简单地进行比较。这就要求在调查的基础上,作出定量、半定量的评估。
和人口调查结果类似,后两项调查成果,也应作出直观的逐年变化曲线图或柱状图。有了足够的背景材料和调查资料,就可以对土地承载力发展变化进行预测了。
三、土地承载力潜力分析
进行分析的目的在于认清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达到了何种程度,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下,进一步开发还有多大潜力,挖掘这些潜力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如何;以及随着科技进步,土地资源潜力发展的趋势如何。
一般应采取逐项分析、综合评估两个步骤完成这个工作。
1.逐项分析
首先将所有项目摆出来,决定是按大类分析,还是按小项目分析。如果是后者,就应选取要分析的项目,并按在区域内的重要性加以排序。如有6项要分析,则可按重要性由大到小分别项为A、B、C、D、E、F项。
第二步,是依在准备工作中获取的背景资料,逐项拟定相对指标。例如,在森林保有量评估时,可将环境专家们的意见,拟定覆盖率40%时为满分100,那么理想环境该项得分就应在75以上;世界平均状况得分为55分,我国平均状况得分约32。又可将100减去上述得分定为该项目承载力的指标,即承载力小于25时,环境效益最佳。还可以根据小区状况、我国对木材的需求程度,拟定承载力的极限为65等等。
最后,就可以逐项分析,逐项得出在调查区域内土地承载力的状况。目前所受承载力越小,距极限值越远,其潜力就越大。
2.综合评估
在一个区域内,各开发项目是互相影响的。也就是说,A项中土地承载力小,处于“轻松”状态,不一定总体上土地就处于“轻松”状态。为了充分考虑各项条件间的相互制约作用,应为各项决定权重,并将逐项分析时的数值标准化,列成表格如下:
接下去,可以采用主导因素分析法,通过访问行政、技术等负责人,进行评估,得到区域内土地承载力的综合潜力。关于决策分析的主导因素分析方法,有专门的著作论述,在组织学生进行该项工作前,教师应先行学习,然后布置学生按步骤去访问、记录,回来进行分析就可以了。
这项分析的成果,一般地讲,对区域开发的全局工作布署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思考题
1.编写一份乡镇文物古迹调查工作计划并设计一张文物古迹调查用表。
2.设计一张农村居民点的规划图(包括有农业用地、居住用地等的一个局部即可)。
3.某乡镇企业原占地0.125公顷,现在准备扩大0.25公顷。如原为东西长50米,南北宽25米的厂区,现向北扩展50米。设计一张简单的厂区现状图和一张扩建后的远景图,并以两图为依据,制作1:250的简易沙盘模型。
本文标题:土地承载力现状及潜力调查研究(2)
手机页面:http://m.dljs.net/dlsk/dikeji/4609.html
本文地址:http://www.dljs.net/dlsk/dikeji/4609.html